導演畢贛:獻給百年電影的夢幻情書

中國大陸年輕導演畢贛執導的「狂野時代」(Resurrection)是入選本屆紐約電影節的唯一華語片,放映四場中,畢贛親臨10月5、6日與紐約觀眾交流。

畢贛數年前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引起國際注意,這次「狂野時代」被指是一封獻給百年電影的夢幻情書。影片分為五個篇章,以燦爛多變的風格與類型展開,宛如一場幻象般的夢境機器。故事設定在一個人類為延續生命而放棄夢想的科幻世界裡,只有叛逆的「幻夢者」仍堅持想像,存在於不真實的邊界。

影片主角由易烊千璽飾演,他在不同章節中不斷轉換身份,遊走於各類型之間:從無聲奇幻,到戰爭驚悚,再到騙徒冒險,最後甚至化身於千禧世代的吸血鬼愛情故事。

畢贛標誌性的長鏡頭在其中再度驚艷亮相。即使置身類型電影的框架,導演依舊另闢蹊徑,帶來無數驚奇與震撼。《狂野時代》被指是近年最具野心與膽識的電影體驗之一。

電影風格多變:融合黑色電影、愛情片、科幻幻想與超現實影像,每一章節都像在向不同電影類型致敬。畢贛擅長的鏡頭語言與時間感,再次將現實與幻覺交錯,觀眾常像置身一場無法完全解讀的夢。畫面詩意且大膽,兼具藝術性與感官衝擊,既華麗又帶點疏離感。

由於帶有實驗性質,《狂野時代》是一部要求觀眾放下線性理解、以感受與直覺觀看的電影。它或許會讓部分人覺得晦澀難懂,但對喜歡實驗電影和詩意敘事的觀眾來說,則是一場獨特的視覺與心靈之旅。從懷舊的膠片質感到未來感的數位影像,猶如一次穿越時空的光影旅程。

由於沒有清晰劇情和故事脈絡,《狂野時代》或許不適合尋求清晰劇情的觀眾,但對願意以心靈去體驗的人,這部作品不僅展示了導演的野心與才華,更為當代華語電影拓展了想像的邊界。

「狂野時代」在本屆電影節於10月5、6日,10月8日及12日放映四場,其中10月5、6日兩場,導演畢贛將出席與觀眾交流,詳情可查filmlinc.org。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狂野時代」今年在法國康城電影節已引起注意。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