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加州被遣返移民暴增

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今年首7個月自加州遣返約5,500人,較去年同期3,000人增加78%。《三藩市紀事報》根據柏克萊加州大學「遣返數據計劃」資料分析指,今年統計未計入逾900宗「自願離境」個案。所謂自願離境,為被ICE逮捕者選擇離境,不作抗辯,以避免留下遣返命令或長期滯留在拘留中心;去年同期僅46宗。

全國今年1至7月ICE完成約143,000宗遣返,不含自願離境,較去年同期低約14%,與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每年遣返數百萬無證移民」目標相距甚遠。另有國土安全部官員向有線新聞網絡表示,實際數字更高,接近200,000。

從時間序列看,ICE在加州的遣返於今年春季明顯提速:4月約630宗,5月增至920宗,隨後兩個月均突破1,000宗。按對象類型區分,今年約有1,500宗為無刑事指控或定罪人士,較2024年同期逾三倍;涉及刑事定罪或未決指控者的遣返亦增,但幅度約五成。選擇自願離境者中,約70%無犯罪紀錄。

三藩市大學法律教授鄧新源(Bill Ong Hing)指出,ICE經常在移民出席法庭聆訊或到ICE辦公室報到時進行拘捕,並以加速程序在無需聆訊的情況下遣返。ICE網站承認有時會在法院外執行逮捕,但強調所有無證移民均獲給予正當法律程序。

ICE在加州的逮捕遠高於遣返。今年夏季出現逮捕潮,僅6、7月即近6,000人被捕;行動重點在南加州,引發一波抗議,但全州各地亦有突襲。研究與商界指出,突擊行動使加州約230萬無證移民社群生活更趨混亂,並擠壓多個行業勞動力,學校到校率亦受拖累。

州府官員表明將尋求法律途徑抗衡,包括禁止聯邦執法人員在執法時佩戴面罩。然而,最高法院近日允許聯邦移民官員在洛杉磯以外貌、語言及工作性質判斷並拘捕疑似無證人士,批評者指此舉等同種族定性。鄧新源認為,ICE很可能在北加州複製洛杉磯的策略,「只是時間問題」。本報訊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