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12條新政賦能傳統產業 三年目標鎖定7000億總規模

據星島環球網報道,9月29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推動傳統產業向『新』向『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新聞發佈會,正式披露12條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政策措施。

在會上,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平原表示,深圳將充分發揮創新資源豐富、產業門類齊全、應用場景廣闊等優勢,透過深化技術賦能、生態共建、模式創新,積極探索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新路徑,推出12條政策措施,力爭經過3年左右的時間,推動全市傳統產業總規模突破7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實現發展能級的大幅提升。

《星島》記者現場了解到,12條政策措施主要包括:優化產業政策體系支持企業做大做強;強化基金賦能打好多元投資組合拳;加快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發展;全面擁抱人工智能培育傳統產業新動能;用好各類專項資金助推傳統產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三品」戰略打造超百個爆款產品;強化宣傳推廣擦亮深圳傳統產業「金字招牌」;舉辦系列高端展會賽事打造行業風向標;積極搭建對接平台助力企業開拓市場;統籌各方資源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優化產業空間佈局打造產業集聚高地;完善引育體系匯聚產業發展所需人才等。

具體目標方面,深圳將在三年內推動100家以上傳統產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推進傳統產業企業普遍「上雲用數賦智」。同時,力爭至2027年,全市在傳統產業領域新增中國消費名品10個以上,培育打造跨界融合時尚新品和國潮爆款產品100個以上。

近年來,以數字化技術、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在重塑產業格局。平原表示,深圳將搶抓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充分運用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優化升級。

圍繞賦能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深圳將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第一是加大人工智能服務資源供給。目前,深圳已建成鵬城雲腦、深圳開放智算中心、人工智能生態源頭創新中心等重大項目,持續發力算力供給,同時支持打造工業模型、工業語料庫、工業智能體、工業軟件,形成豐富的人工智能生態要素。

第二是推進傳統產業全要素智能化發展。目前,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已支持各區在服裝、黃金珠寶、眼鏡等行業建設數字化促進中心,面向傳統產業重點行業開展數字化轉型服務。同時還設立了傳統優勢產業數字化轉型扶持計劃,對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融合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給予資助;對符合條件的項目,按照不超過項目審定數字化轉型費用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資助上限為500萬元。

第三是支持企業搶佔智能產品新賽道。用好首期規模20億元的人工智能和具身機器人產業基金以及規模為50億元的人工智能終端產業投資基金,助力開拓智能家居、智能手錶、AI眼鏡、AI玩具等新賽道;推動深圳市AI眼鏡產業生態聯盟加快賦能產業發展,助力深圳打造「AI眼鏡第一城」。

深圳市商務局副局長周明武還表示,深圳將支持企業國際化佈局,服務深圳品牌「走出去」。其中,對企業境外投資的前期研究、投資險給予支持,探索在地行銷模式,建設深圳產品品牌體驗中心。依託深圳企業海外綜合服務平台——深圳出海・e站通,為企業提供政策解讀、風險預警、法律諮詢、檢測認證、知識產權保護等服務。

《星島》見習記者 鍾凱 深圳報道
編輯︱賀巧華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