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市公共圖書館 舉行二戰80周年特別展覽 希望華人銘記「慰安婦」歷史 維護和平與正義

左起:退休法官郭麗蓮、圖書館館長Michael Lambert、退休法官鄧孟詩。記者黃偉江攝

鄧孟詩在圖片展前向觀眾講述慰安婦的慘痛歷史。記者黃偉江攝

為紀念二戰勝利80周年,並銘記「慰安婦」歷史,三藩市公共圖書館昨日中午舉行《二戰80周年:銘記慰安婦》特展,200多人到場,座無虛席。主辦方表示,展覽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提醒後人銘記女性在戰爭中的苦難與抗爭,呼籲維護和平與正義。

中國駐舊金山總領館副總領事楊守征指出,今年是「慰安婦正義聯盟」成立十周年、「紀念慰安婦:力量之柱」八周年,特別感謝退休法官郭麗蓮與鄧孟詩多年來的堅持。楊守征強調:「歷史是一面鏡子,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喚醒良知、堅定追求和平。」

郭麗蓮鄧孟詩請大家支持

退休法官郭麗蓮表示:「慰安婦」是近代最大規模的性奴制度,數十萬女性被迫害,今日倖存者已所剩無幾。她批評日本政府至今拒絕認錯與道歉,「若我們遺忘,就等同於再背叛受害者。歷史真相不容否認,這是未竟的歷史正義。」她呼籲社會持續聲援倖存者,推動承認、道歉與賠償。

退休法官鄧孟詩指出,日本自二戰結束以來持續否認「慰安婦」制度,甚至扭曲為「自願行為」,更透過修改教科書,剝奪年輕世代認識歷史的機會。她強調:「我們欠受害者一份公義,也欠未來世代一份和平。」

圖書館館長Michael Lambert感謝組織者多年來的努力,終於讓展覽落地。他表示,圖書館的使命是連結社區與教育,這次展覽不僅回顧二戰歷史,更揭示當今全球女性仍受性暴力與人口販賣之害,提醒社會繼續面對挑戰。

「慰安婦正義聯盟」主席Judith Mirkinson回顧,十年前她們為設立「慰安婦紀念碑」曾遭遇右翼反對,但倖存者勇敢發聲,將羞辱化為力量,成為爭取正義的行動者。她強調,當前世界多地戰爭與衝突頻仍,女性與兒童依然是最大受害群體。

慰安婦特展持續至明年2月

紐約Vassar College研究中日關係的丘培培教授指出,慰安婦之設是史無前例的戰時性暴力,數十萬女性被擄掠與折磨。她以倖存者彭竹英奶奶為例,九歲家破人亡,後被迫淪為慰安婦,但仍勇敢講述真相。其證詞已由慰安婦正義聯盟與南京博物館等機構保存,並透過AI互動技術傳遞。她強調正義始於記憶,和平需要誠實,並呼籲以倖存者勇氣推動正義與和平,避免悲劇重演。

出席典禮的還有金山灣區多位政界與社區領袖,包括三藩市市參事會主席孟達文、市參事陳小焱、縣警長宮本.保羅、前市參事會主席佩斯金、余鼎昂、前市參事李麗嫦、聯合城前市長王耀明等,及中華總會館、統促會、中華慧妍總會、海外抗日戰爭紀念館及菲律賓、韓國、日本等社區組織代表。他們一致認為,透過教育與公共對話,能讓社會持續認識歷史、追求正義。

開幕式上,美西八和會館主席譚念帖、Wesley Okinawan分別獻唱。三樓的圖片展,現場氣氛莊嚴而沉重,鄧孟詩向大家介紹每觀張圖片背後的故事及歷史。「慰安婦」特展持續至明年2月,隨後轉移到列治文區圖書館續展。

主辦方呼籲市民踴躍前往參觀,支持歷史正義。《二戰80周年:銘記慰安婦》展期至2026年2月1日。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