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接近「以洲際導彈核武打擊美國」

韓國總統李在明25日在紐約表示,朝鮮正在研發具備對美國實施核打擊能力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目前已進入最後階段,但尚未完全掌握大氣層再入技術。

據路透社報道,正在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的李在明25日在紐交所主持一場招商說明會時做出上述表示。李在明稱,朝鮮「正不斷研發能夠打擊到美國的洲際彈道導彈、能攜帶一枚核彈轟炸美國」。他進一步透露,目前看來朝鮮尚未研發成功,但已處於最後階段,雖然朝鮮尚未完全成功,「只差大氣層再入這一關鍵環節」,而這部分很可能不久後也將解決。

報道指,朝鮮去年試射其現有最大洲際彈道導彈「火星-19型」,飛行高度深入太空。專家表示,這樣的導彈有能力打擊美國境內任何目標,但朝鮮引導導彈能力及能否確保導彈重返大氣層時彈頭受保護,仍令人懷疑。

李在明表示,平壤顯然已擁有足夠核武來維繫政權,他呼籲展開談判以阻止朝鮮生產更多核武外銷。他並重申,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是「唯一」能夠與朝鮮談判的人選。特朗普8月曾表示,希望盡快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會面,最快可能在今年內成行。李在明還說,為了韓國吸引更多投資並帶動經濟發展,他將盡力降低與朝鮮有關的安全風險。

另邊廂,中國外交部25日宣布,應中國外長王毅邀請,朝鮮外長崔善姬將於27日至30日訪中。據韓聯社報道稱,這是崔善姬自2022年6月就任外務相以來,首次將與中國外長單獨會晤,亦是她在9月的第二次訪華。報道指,崔善姬9月2日至4日曾陪同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訪華,出席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活動。

報道指出,朝鮮與中國的關係曾因朝鮮和俄國的關係升溫而一度疏遠,但看來金正恩參加中方的閱兵儀式變成契機,實現修復雙邊關係,而崔善姬此訪被視為是雙方關係全面回暖的延續,預計朝鮮與中國外長將就本月初雙方領導人會談成果的具體落實方案,以及朝鮮半島和地區局勢的應對方案進行協調。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