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強颱風樺加沙襲港,一號戒備信號現正懸掛,天文台預告今晚(22日)9時40分改發三號風球,考慮明午(23日)1時至4時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今午落區巡視落實防風措施的情況,結束後聯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以及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會見傳媒。
陳國基強調,市民安全永遠是政府首要考慮,學生安全更是重中之中,因此教育局提早宣布所有學校明後日將停課。他樂見有部分學校已即時安排學生明日轉為網上授課,讓學習不受影響。他又指,今日與幾位局長視察3個地方,在沙田一條靠近城門河的行人隧道中,發現該處地勢較低,如果暴雨來臨,估計一兩分鐘足夠淹沒該隧道,因此在八號風球懸掛的數小時內,政府會關閉這些類似的隧道,不允許行人進入,同時派駐警務人員在場。
一行人隨後到土瓜灣一個地盤視察,與相關負責人傾談,得悉他們已經做好防風措施,包括綁好棚架、天秤等等,並且在八號風球懸掛時,「工人一定不上班」。陳國基又指,屋宇署會巡視各地盤,確保所有地盤符合要求。在傳統低窪地區鯉魚門,消防處已架設繩索及臨時行人通道,以備撤離居民之用;渠務署亦已部署好大型吸水機械人「龍吸水」,每小時能吸走約三分之一泳池的水;關愛隊及「三會」成員已兩度巡村,提醒居民做好防浸措施。
陳國基提醒市民不要出外追風逐浪,留在安全地方,若市民不聽從警務人員指示,會嚴厲執法。他亦呼籲全港僱主,在未來兩天的惡劣天氣下,必須以僱員安全為首要考慮,抱持體諒的態度處理員工的上班安排。





鄧炳強:警隊及消防處額外預備3000人候命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表示,為應對樺加沙可能帶來的嚴重威脅,各紀律部隊已做好一切準備。除了提早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外,警隊及消防處已額外預備超過3,000名人員隨時候命。他再次嚴肅呼籲市民,風暴期間切勿外出「追風逐浪」,強調此舉極度危險,亦會危及救援人員,「絕對不值得這樣做」。
鄧炳強指出,各紀律部隊及輔助部隊已進入全面戒備狀態,警隊額外預備2,000人,消防處亦有1,000人及80輛消防車候命。此外,由其他紀律部隊人員組成的500名特務警察,以及來自民安隊和醫療輔助隊的超過1,000名人員,亦已準備好隨時出動支援。
他補充,消防處等應急部隊已巡查了一些高風險地點,並預先設置好安全繩索,以便在有需要時協助市民疏散。同時,政府飛行服務隊的定翼機亦已準備就緒,會在適當時機飛入風暴範圍,以獲取最新的氣象數據,一如以往協助天文台監察颱風風眼的情況。
甯漢豪籲電機房外放置沙包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局方已全面部署,並已聯繫建造業界近70家承建商,安排超過1,300名備用人手及各類重型機械隨時候命,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水浸、山泥傾瀉及塌樹等緊急情況。她特別呼籲,市民在風暴過後切勿急於外出,應讓政府人員先完成檢查及清理工作,以策安全。
她又指,除了11個已公布的水浸高風險地點外,其他地區的市民亦應做好防範措施,特別是將沙包放置在位於低層的電機房門外。她透露,政府及承建商共備存了超過4萬個沙包,市民若有需要,可透過各區民政事務處領取。
斜坡及樹木管理方面,土力工程處在過去一星期已巡查了全港多個風險較高的人造斜坡,特別是鄰近繁忙道路的斜坡,以確保其穩固。同時,當局已發信通知所有公私營地盤的承建商,要求他們必須做足防風措施,並已主動巡查有上蓋工程進行中的路邊地盤。至於樹木管理,各相關部門在過去數天已加緊修剪或移除有潛在風險的樹木,若暫時無法處理,則會將其圍封。









麥美娟冀市民發揮鄰里守望精神
民青局局長麥美娟表示,民政事務總署及各區民政處的團隊已全面動員,在過去數天聯同地區三會、關愛隊及區議員,於各區做好防風及防水浸的準備工作。全港各區的臨時庇護中心將提早於明早8時開放,呼籲居於高風險地區的市民,特別是長者,應及早準備,在有需要時盡快撤離到安全地方。
她補充,早前因應東區的疏散行動而調動的物資,現已重新分配至全港各區的庇護中心,確保所有中心的物資儲備均足以應對颱風期間可能出現的需求。
在鯉魚門及大澳等預計會受嚴重影響的地區,關愛隊義工正積極協助村民,將傢俬電器搬到較高位置,並會協助有需要的長者疏散至臨時庇護中心。她強調,預防勝於治療,若等到八號甚至十號風球懸掛、水浸發生時才疏散,將會非常困難及危險。她理解提早作準備或會為市民帶來不便,但一切均以市民的安全為最優先考慮。
麥美娟呼籲全港市民發揮「鄰里守望、守望相助」的優良精神,除了政府部門會全力協助市民外,亦希望市民能多加關心身邊的鄰居,特別是長者或有特別需要的家庭,在有需要時互相幫助,或通知政府部門、區議員及關愛隊等提供支援,共同安然度過風暴。
攝影:盧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