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加緬度採取新一波解決無家可歸的策略,將向部份無家者收容小屋收取月費,盼培養住客獨立性,屬於全國少見舉措。
《沙加緬度蜂報》報道,市議會上周開會以7-2通過,向部份市府新推出的臨時小屋收取費用。這些迷你房屋被稱為「微型社區」,其中四座擬於市內空地上建造,專門提供給無家長者入住。
市議會通過新政策後,住客將可獲得90天寬限,之後需要支付低於他們每月總收入的30%作為租金。
這是沙加緬度第一次向非永久性房屋收取租金,市府官員形容這是更廣泛的無家可歸策略一部份。夏威夷州2023年開始規劃類似措施,收取家庭收入約30%費用在美國實屬罕見。
市府社區應變局局長佩德羅(Brian Pedro)今年初首先提出這項想法。他將收容費描繪為培養自我獨立的方式,可補貼營運成本和建立永續住屋模式。
佩德羅估計,每間微型社區小屋的成本為8.5萬元,遠低於每戶永久性支援房屋單位的42萬元建造費用。
他指出,付費的住客可取得租住權,居住時間不會受限,收費算實惠。他認為,此舉不僅幫助市府為55歲或以上無家者增加收容能力,也可帶來更多緊急收容空間讓更多有需要人士入住。
每座微型社區將提供40間小屋,每間面積約120平方呎,共用衛浴、廁所、洗衣房和煮食設施。社區設有居住規範,包括寵物限制、訪客不得過夜、隨身物品檢查和日間探訪時間。佩德羅補充,若出現犯罪行為將面臨驅逐。他預期首座微型社區將於一年內開放。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