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成立「AI效能提升組」,統籌和指導政府部門,進一步提升政府效能。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向《星島頭條》表示,這顯示政府已開始正視人工智能在行政效率及公共服務改革上的潛力,並指過往不少政府部門流程繁瑣、沿用多年的人手操作,明顯未能配合數碼化發展步伐,若能透過AI進行流程重組,確實能減省成本和時間,亦能改善市民的服務體驗,這方向無疑值得肯定。
能否引領產業轉型成關鍵
然而,政府要真正落實「AI政務」,挑戰遠比成立一個新組織大。首先,各部門文化差異及守舊心態,往往令新技術難以全面落地,即使有指引,若欠缺足夠數據共享機制與跨部門協調,AI應用容易淪為零散示範。其次,安全風險問題需要審慎處理,尤其涉及市民個人資料和公共決策透明度,若機械判斷缺乏監管或解釋,將引起社會疑慮。
他續指,「AI+發展」不限於政府本身,更關鍵是能否引領香港產業跟隨轉型。若公共服務率先示範AI如何帶來效能提升,便能為金融、醫療、物流等行業提供參考,吸引企業投入升級,同時培養更多AI專才,才能真正形成城市競爭力。
政務司副司長將擔任組長
施政報告中提到,「AI效能提升組」將統籌和指導政府部門於工作中有效應用AI人工智能技術、研究重組工作流程(process re-engineering),以及推動部門進行科技革新,以提升效能。
「AI效能提升組」將由政務司副司長擔任組長,創科局局長和數字政策專員分別擔任副組長及秘書長;同時邀請一位業界代表擔任副組長,引入新思維和市場實務經驗。該小組將按優次與部門研究提升效能的需求,可先考慮與市民接觸面較大的部門;部門亦可主動提出要求,請「AI效能提升組」優先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