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馬姆達尼力挺 假釋改革惹爭議

市長候選人馬姆達尼(Zohran Mamdani)推動的「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假釋改革被指助長暴力犯罪,35歲假釋犯麥格里夫(Jamel McGriff)涉嫌殺害、性侵並焚燒皇后區老夫妻奧爾頓(Frank and Maureen Olton)。麥格里夫今夏未登記住所,違反假釋規定,過去此舉足以令其再入獄,但2022年實施的改革讓他繼續自由。

該法案由民主社會主義者福雷斯特(Phara Souffrant Forrest)起草,馬姆達尼等聯署,獲州參議會多數黨領袖考辛斯(Andrea Stewart-Cousins)及州眾議會議長希斯特(Carl Heastie)推動,州長胡楚簽署成法。改革允許假釋犯在違規後經漫長法庭程序才入獄,並採「三次警告」政策,首次兩次違規免罰。馬姆達尼當時稱,「我們的系統重懲罰而非改造,此法案確保出獄者能留在家中。」

《紐約郵報》分析顯示,去年2.1萬名假釋犯再犯罪,85%即1.78萬人未因新指控被拘,2021年僅57%。曼哈頓研究所法律研究員曼古爾(Rafael Mangual)批評,改革提高違規證明門檻,令撤銷假釋難度增加,削弱公共保護。他說,「假釋是特權,紐約州卻偏袒被告而非受害者。」假釋違規入獄人數自2021年的2332人降至2024年的1437人,下降38%。

麥格里夫服刑17年後假釋,涉嫌今夏在紐約市犯下至少兩宗持械搶劫。刑事司法系統人士稱,若舊制下,違規者如麥格里夫早被撤銷假釋,許多犯罪或可避免。本報訊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