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崙華埠3日中午發生一起精神危機事件,一名華裔女子因精神崩潰企圖自殺。在華裔精神健康聯盟(MHACC)與多個公共及社區機構的及時合作下,危機最終化解。
MHACC專案負責人婉渝(Tiffany)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長時間安撫,協助當事人逐步穩定情緒。據悉,在短短十小時內,當事人由陷入絕望、欲結束生命的狀態,逐漸恢復笑容,重新燃起生活希望。
MHACC執行長彭一玲說,出於保護當事人,不便透露更多詳情,但強調此事件展現了華埠社區的力量。她說,現場有許多熱心人士即時伸出援手,提供飲水、食物、衣物,甚至借用手機充電,協助聯絡警方,體現了華埠守望相助的精神。
屋崙警察局、阿拉美達縣警局、阿縣地檢署受害人辦公室,以及屋崙「移動社區支援響應」(MACRO)計劃和非營利機構 A Safe Place 皆參與其中,並與社區團體臺山社安隊合作,確保危機干預順利完成。
MACRO是屋崙自2022年起推行的創新計劃,由消防局負責運作,專門處理非暴力、非刑事、非緊急的生活質素事件。MACRO 團隊由社區介入專員及急救醫療技術員組成,以人道方式替代警力介入,提供即時支援與後續轉介服務。根據官方數據,該計劃2024年共處理超過6,300宗案件,其中約98%能在現場解決,不需警方介入。
A Safe Place亦發揮關鍵作用。該機構自1977年成立以來,一直是當地唯一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24小時庇護的單位。除緊急住宿及食品衣物援助外,還提供心理輔導、法律支援、交通協助,以及青少年暴力預防和社區教育。多年來,該機構不僅幫助受害者脫離危險環境,更協助重建自立生活。這次跨界合作,讓當事人獲得後續所需的安全網絡與心理支援,避免再陷絕境。
彭一玲強調,社區居民如發現有人陷入心理困境,應及早尋求協助。她說:「要知道你並不孤單,社區有多個資源可以幫助你度過難關。不論是撥打911、聯絡MACRO,或向MHACC、A Safe Place等機構求助,最重要的是不能讓危機惡化成悲劇。」本報記者蘇婕雅三藩市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