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億居家護理合約惹議

負責紐約州110億元居家護理計劃的Public Partnerships公司,因運營問題頻遭投訴,5日再次因合約取得過程面臨質疑。

上月州議會聽證上,該公司堅稱在合約授予前未與州官員聯繫,以避免影響投標程序。公司官員證稱一切依規進行,州衛生廳長麥克唐納(James McDonald)似也認同,稱遵循採購規則,無直接通訊證據。

然而,該公司政府關係主管伯恩斯(Patricia Byrnes)致州議員的信函,披露2024年3月至4月與州衛生廳員工有「一般性通訊」。當時,紐約正考慮節省「消費者導向個人協助計劃」(C.D.P.A.P.)資金,該計劃讓數十萬慢性病患者避免機構化,接受居家護理。通訊內容及是否影響Public Partnerships中標尚不清楚。州長胡楚及衛生廳未回應相關提問。

州參議會調查委員會主席斯庫菲斯(James Skoufis)表示,「公司證詞完全逆轉,證實我對其宣誓陳述準確性的嚴重懷疑,必須查明州衛生廳與公司何時知情。」他計劃近日與州參議會衛生委員會主席里維拉(Gustavo Rivera)及議會領袖商討後續調查。

胡楚發言人斯波科尼(Sam Spokony)否認不當行為,稱合約經衛生廳標準採購程序授予,無人提前知曉中標者。該信函引發新質疑,紐約州把C.D.P.A.P.管理權從約700家公司整合至Public Partnerships,卻未經州主計長審查,且2024年4月草案已指定該公司為管理方,當時投標尚未開始。斯庫菲斯質疑麥克唐納草案細節,後者回應稱立法者應更了解法案語言由來。

Public Partnerships接管C.D.P.A.P.計劃9個月,公司稱已處理22億元薪資,服務23.6萬護理者,承諾省下數億行政費用。然而,患者與護理者抱怨服務故障,如薪資延遲或缺失,客服不佳,部分用戶轉向成本更高的計劃。州衛生廳稱每年可省5億元,強調消除中間人以防詐欺與浪費。本報訊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