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人化養寵 資本的「新大陸」?

據星島環球網報道,當圍繞人的「衣食住行」生意競爭日趨白熱化,倍具潛力的寵物賽道,尤其是智能寵物用品市場,正成為諸多巨頭和玩家眼中的「新大陸」。

文丨《星島》見習記者 黃冬艷 深圳報道

編輯丨周昊

時裝、美容、食品、醫療、居住、健康監測……養寵需求不斷向多個行業輻射,推動國內寵物行業市場規模以每年10%的平均增速穩步攀升,2024年已破3500億元大關。

在該浪潮中,以年輕人為主導的擬人化養寵需求,正撬動起一個百億級的智能寵物用品市場,並朝著科技化、精細化、情感化的方向加速演進。

▲2019-2025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速,來源:艾瑞咨詢
▲2019-2025中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速,來源:艾瑞咨詢

 

擬人化養寵驅動百億增量

隨著寵物的角色從陪伴者向家庭成員轉變,養寵需求也逐漸向擬人化靠攏。「人有的服務,未來寵物也會有」幾乎已成為寵物市場的行業共識。

所謂用戶需求及痛點在哪裡,增量就在哪裡。這一需求變化,直接催生了智能寵物用品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各類兼具便捷性、實用性與情感交互等功能的產品不斷湧現。

智能化的寵物用品,通過簡化並解決寵物日常養護、健康監測和管理、遠程互動等痛點問題,成為寵物經濟產業中增速最快的一個細分賽道,亦被視為未來的核心增長極之一。

艾瑞諮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寵物用品市場規模已達513億元,其中智能寵物用品市場規模佔比20%,為102億元,且過去三年增速均超40%,在一線城市,智能寵物設備的滲透率已超過35%。

產品層面,煉丹爐大數據指出,目前寵物智能用品已囊括餵養、居住、玩具、觀察監測等多個細分品類和場景,且銷售均呈顯著上升趨勢,其中餵食器、飲水機、烘乾機、逗貓棒、定位器、攝像頭等智能設備增長尤為明顯。

▲智能寵物用品分類及增長趨勢,來源:煉丹爐大數據
▲智能寵物用品分類及增長趨勢,來源:煉丹爐大數據

 

以智能餵食器為例,該類產品支持遠程操控與定時定量餵食,部分產品還搭載雙向語音對話功能,讓主人在外出時也能與寵物互動;智能定位器憑藉GPS定位系統,可實時監測寵物行動軌跡,其搭配的電子圍欄功能,還能有效降低寵物走失風險。

除了基本的生活剛性需求,逗貓棒、伴寵機器人等智能玩具還可通過深度學習解析寵物行為特徵,自主生成逗貓棒擺動軌跡,成為滿足寵物心理需求的「AI玩伴」。

來自電商平台的銷售數據,更為直觀地體現了智能寵物用品的受歡迎程度以及市場需求。

天貓平台2024年「618」期間,智能除味器、智能餵食器、智能貓砂盆、智能烘乾箱的銷售額同比增長分別超330%、超230%、超140%、超120%;「雙11」期間,有1340個智能寵物品牌成交額同比翻倍。

京東2025年「618」期間寵物智能用品成交金額同比增長超過150%,智能魚缸更是連續兩年增速超過100%。

此外,淘寶《2025三大養寵趨勢關鍵詞》顯示,寵物語言翻譯器成交金額同比增長近740%,寵物智能穿戴設備成交額超270%,凸顯市場對人寵情感共鳴的強烈需求。

全球寵物在線培訓互動平台Traini創始人、CEO孫鄰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現有的寵物智能硬體將迎來全面升級,未來在寵物健康監測、行為理解和情感互動等方面實現功能迭代。

目前仍被視為藍海的智能寵物用品市場,也引來諸多企業加碼布局,搶佔市場先機。

此前專注動物保健品的金河生物就在8月20日宣布投資1000萬元設立一家全資子公司用於開發AI養寵APP;稍早前的7月份,傳統工業企業永利股份也宣布與深圳百搭等合資成立百問科技,後者將聚焦智能寵物電器研產銷等業務。

8月中下旬在上海舉辦的亞洲寵物展上,此前專注通信領域的優克聯集團則通過推出寵物智能手機PetPhone切入寵物賽道。其產品結合AI、GPS追蹤、健康監測等技術,最大的賣點在於人寵之間的即時雙向語音互動。前期專門訓練後可讓寵物通過特定動作呼叫主人,實現在遛狗、外出、旅行時物與人的即時雙向電話溝通。

 

該產品9月1日已落地香港市場,並計劃利用「全球首款寵物智能手機」的先發優勢,快速向海外市場推廣。

目前市場上的可實現室外定位追蹤、實時健康和安全監測的智能寵物穿戴設備已不鮮見,蘋果、三星、小米、星聯未來等國內外企業均有相關產品推向市場,其中星聯未來今年初首發的AI+衛星通訊寵物追蹤器,主打無網絡賴的精準定位,以及虛擬圍欄和AI育寵功能,被認為是潛在大熱單品。

在此之前,市場上的智能寵物穿戴設備「人寵互動」功能多停留在初級或概念階段,且基本為單向性質。隨著雙向溝通開始獲得突破,新設備或可在解決寵物走失、健康管理等痛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滿足人寵情感共鳴需求,從而打開一個新的增長空間。

▲智能寵物用品市場細分品類及增速,來源:煉丹爐大數據
▲智能寵物用品市場細分品類及增速,來源:煉丹爐大數據

 

從「硬體智能化」向「服務生態化」

顧名思義,智能寵物用品就是結合了現代電子技術、感測器、物聯網等技術的高科技寵物用品,旨在提供便捷、智能的寵物養護方案。

國內智能寵物用品市場興起於2010年前後,並在2018年智能寵物設備聯網技術普及、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迎來單品爆發期,一批新興的品牌憑藉智能化差異化的優勢在市場嶄露頭角,此後又引來諸多其他行業的巨頭跨界搶食。

目前,佔領國內智能寵物用品市場的企業主要有三種:

一是發展較早,擁有一定資源積累和客戶、品牌基礎的傳統寵物用品企業,包括多尼斯、嬉皮狗、凱銳思、pidan等,目前大部分也已向智能領域拓展;

二是隨著智能寵物用品概念興起的品牌,以技術創新打造差異化產品崛起,產品主打智能化,如小佩PETKIT、霍曼科技、快瞳科技、寵爾頓等;

三是從其他領域跨界而來,如小米、海爾,依託同類工藝技術積累與雄厚的資金,快速搶佔市場份額。

儘管參與者眾多,但市場尚未出現絕對領先的品牌,市場集中度及產品開發仍有較大的空間。但隨著競爭加劇,各方的博弈已逐漸從單一產品向產業上下游延伸,行業發展邏輯也從「硬體智能化」轉向「服務生態化」——一方面聚焦細分領域的技術突破,更精準解決用戶痛點,另一方面與產業鏈夥伴「抱團」,通過場景化創新尋求突圍。

在生態化布局趨勢下,各企業結合自身優勢,探索出不同的發展路徑。

最早憑藉智能餵食器搶佔市場的小佩PETKIT,已逐步建立智能飲水機、智能貓砂盆等產品矩陣,今年還發布了全球首款pH尿檢植物貓砂、AI健康監測系統等產品,其小佩智能行星餵食器,還擁有斷電、斷網情況下的應急出糧機制。

 

以智能項圈打響第一槍的中國「寵物智能硬體第一股」多尼斯,目前智能項圈已迭代至第四代,且建立了囊括寵物智能、寵物牽引、寵物洗護、寵物保健的物聯網生態平台。

寵智靈科技憑藉AI大模型搭上了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向後者的2000家線下醫院提供AI輔助診斷和健康檔案管理。以智能寵物艙打造「寵物精裝房」的新銳品牌寵爾頓,則與連鎖酒店、商場、連鎖餐廳等合作,提供「寵物友好」解決方案,解決氣味控制和寄養管理問題。

跨界企業也在積極拓展生態邊界。

自身擁有產業鏈優勢的巨頭小米,通過投資智能寵物用品品牌實現「跑步入場」,短短幾年內便打造了飲水機、餵食器、攝像頭、定位器、空氣淨化器、項圈等涉及寵物吃住行的產品矩陣。甚至在今年爆火的小米汽車中,小米也不忘加入寵物照護場景設計,將智能寵物用品的生態從智能家居擴容至「人-車-家」聯動。

剛剛才跨界到寵物市場的通信領域企業優克聯,也在發布首款寵物智能手機產品的同時表示,其要做的不僅僅是一款手機,而是以寵物為基礎的社交圈,一個可類比寵物界「抖音」「微信」般的生態平台。

優克聯聯合創始人兼CEO陳朝暉解釋稱,如果說寵物智能手機建立的人寵雙向溝通機制是優克聯在智能寵物用品市場的第一大護城河,那社交圈將會是整個寵物市場的最大競爭壁壘。「目前我們在和競爭對手比速度,看誰能先建立寵物社交圈。」

星島視角

從百億增量市場的爆發,到企業爭相布局生態化競爭,智能寵物用品市場的發展正步入新階段。

但樂觀的行業規模增長態勢之外,企業需要面臨的考驗也會越來越多。隨著攪局者湧入,行業競爭勢必逐漸加劇,產品及服務同質化情況也會日益劇增。

從資本角度而言,當玩家增多產品卻無明顯差異化競爭優勢,只會令投資更為謹慎,行業企業尤其新興品牌融資難度增加。這並不是危言聳聽,2021年以來整個寵物行業融資金額及數量大幅下滑,已有融資寒冬的苗頭出現。對於正處於上升通道的智能寵物用品賽道而言,也將是一記警鐘。

從用戶角度,調查顯示,近半的寵物主在選購智能寵物用品時,會優先考慮產品功能,其次則是性價比。因此當品牌和產品開始魚龍混雜,產品質量和售後問題也同樣突出。

精細化及多樣化的需求下,未來如何做出高品質、功能性強,又具有性價比優勢的產品,將會是大多數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必要命題。

總而言之,隨著AI、物聯網等技術的不斷升級,以及擬人化養寵需求的持續深化,未來,這片資本的「新大陸」還將迎來更多可能性,而能否精準把握用戶痛點、構建完善的服務生態,將成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