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能否實現永生?習近平與普京的玩笑話引發科學探討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本週在北京閱兵式上的一段非正式對話意外引發熱議。據BBC報導,兩人談笑間探討了通過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s)來延年益壽甚至實現永生的可能性。儘管這段對話可能只是玩笑,但它觸及了一個嚴肅的科學問題:現代醫學技術究竟能否幫助人類活到150歲,甚至更久?

當前器官移植的現實與局限
器官移植在現代醫學中是一項拯救生命的偉大成就,但它並非通往永生的門票。首先,移植的器官本身壽命有限,例如一顆來自已故捐贈者的腎臟平均壽命約為15至20年。其次,每一次大型移植手術都伴隨著巨大的健康風險。最重要的是,受贈者必須終身服用強力免疫抑制藥物以防止排斥反應,而這些藥物會帶來高血壓、易感染等副作用。

未來的前沿研究方向
為了克服現有局限,科學界正在探索更先進的技術。其中一個主要方向是「異種移植」(xenotransplantation),即利用經過基因編輯、與人體更相容的豬等動物來培育器官。儘管已有兩例人類移植的嘗試,但該技術仍處於高度實驗階段。另一個更具潛力的方向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幹細胞(stem cells)在體外培育出全新的、無排斥風險的「訂製」器官,目前科學家們已在重建胸腺(thymus)等較簡單的器官上取得初步進展。

專家觀點:衰老是全身性問題
然而,大多數專家對通過移植實現大幅延長壽命持懷疑態度。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馬博特教授(Prof Neil Mabbott)指出,即使可以更換衰竭的器官,人體整體的衰老是無法逆轉的。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會變得越來越脆弱,難以承受大型手術的創傷和免疫抑制藥物的長期負擔。他認為,人類的壽命極限可能在125歲左右,醫學的重點更應是追求「健康的生命年歲」,而非僅僅延長壽命。

新聞來源:BBC

封面來源:美聯社

即時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