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黃偉江三藩市報道
由駐美中華總會館、舊金山灣區中國統一促進會(簡稱:統促會)聯合主辦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事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騰利80周年座談會」,8月31日在三藩市華埠勝利堂舉辦。開幕前的中國人民抗日戰史實短片,給座談會增添了生動的歷史感與沉浸式的紀念氛圍,使與會者更深切感受到先烈的英勇與抗戰的艱辛。
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張建敏在會上發言稱,80年前中國超過3500萬軍民傷亡,率先抗擊日本軍國主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重大貢獻,中美並肩作戰,共同推動勝利。
他指出,抗戰勝利源於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與全民族大團結,海外僑胞辦報刊、捐款捐機,甚至回國參戰,形成堅實後盾。他呼籲珍惜和平,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以團結戰勝分裂、以合作化解分歧,共同守護和平發展成果,開創更美好未來。
統促會會長黃楚文指出,在全球百年變局與民族復興進程中,海內外中華兒女必須凝聚力量,共同守護和平發展成果;灣區僑胞也將繼續發揮橋樑作用,推動中美人民理解與命運共同體建設。
《星島日報》美西版社長兼總編輯梁建鋒指出,《星島日報》1938年創刊的初衷就是要支持抗日宣傳,他認為一戰與二戰本質上都是殖民主義下的利益爭奪,強權憑藉武力與科技侵略弱小民族,掠奪資源並摧毀文化,甚至強行輸出語言與制度,留下深遠傷痕。當今國際秩序中仍可見強權操作,以「規則」名義維護大國利益,或透過經濟制裁、關稅戰爭壓迫他國,皆是新形式的殖民主義。梁建鋒呼籲,各國應追求民族平等與相互尊重,唯有平等合作,才能避免歷史悲劇重演,實現真正和平。
現年89歲、來自台灣的T4_C兒童基金會聯合創辦人劉寶純,回憶家族與山西軍閥、革命家閻錫山的關係與歷史,他憶述1942年日軍入侵山西,家鄉遭遇屠村,父母喪生,年僅6歲的他與姐姐僥倖存活,由親屬收養,他說:「我不是抗戰的主角,但我的生命深深烙上那段歷史的傷痕。」戰火的苦難讓他更懂得珍惜和平。
美西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創會會長古銑賢表示,中國近代百年歷史充滿苦難,最終靠全民抗戰才取得勝利,但二戰後美國主導的《舊金山和約》刻意模糊台灣、澎湖歸屬,成為台獨勢力鼓吹「台灣地位未定論」的根源。他說,80年來日本未深刻反省或道歉,右翼與軍國主義勢力仍蠢蠢欲動,唯有一個強大而統一的中國,才是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共同期盼。
退休法官鄧孟詩說,1944年日本731部隊在中國以細菌戰屠害平民,她當年僅2歲與3歲的兩名姐姐因此喪生,這段痛苦記憶促使她投身在美國積極推廣二戰亞洲歷史,參與全國性草根運動,呼籲日本道歉與賠償。她與同仁努力推動加州與新澤西州將亞洲二戰歷史納入公校教科書,每年舉辦南京祭,並在三藩市樹立慰安婦紀念雕像。
駐美中華總會館通事李殿邦分享,1941年,總會館聯合僑界發起聲勢浩大的「一碗飯運動」,呼籲華僑每人每天捐出「一碗飯」的費用籌款支援中國抗戰,還積極講述華僑子弟參加航空兵,為抗日救國碧血藍天的歷史,獲得美國社會廣泛響應與支持。
各界人士踴躍發言,包括:舊金山抗日戰爭史實維護會會長李玲、統促會榮譽會長吳國寶、全美和統會副秘書長鄒志強、陽和總會館主席陳國慶、北加州河北同鄉會理事長董旭東、惠陽同鄉會會長池德智、世界抗日戰爭史實維護會會長張藍真等。座談會由蔡文耀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