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華人疑吸毒過量喪命 僑社敲警鐘

兩名湖南籍華人最近懷疑涉及使用過量吸毒品喪命,而在聯邦法庭開審的案件,多宗涉及華人非法販運芬太尼等受限制鴉片類藥物,毒品在華人社區有氾濫趨勢,以及年青化現象,敲響警鐘。資深華裔律師孫瀾濤30日在法拉盛AAC社安隊辦公室舉行的教育專題活動,「防範毒品,潔身自好」講座,與學生和家長提出防範毒品禍害之道。

在講座開始前,湖南同鄉會會長劉先生講述兩名同鄉死亡案例,可能涉及吸食過量毒品喪命,希望以此警戒年青一代和所有華人,切勿吸毒。

八盎司以上麻醉藥品重罪判終身
孫瀾濤強調毒品不僅摧毀身體,更侵蝕心靈。而AAC負責人吳一平表示,組織一場講座,將通過真實案例、科學知識與互動討論,幫助大家認識毒品的危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學會在誘惑面前堅定說「不」。讓我們一起守護健康人生,遠離毒品陰影。

孫瀾濤指出,紐約州的毒品法的定義,包括1.受控物質,2.持有毒品罪,3.販賣和販運犯罪,4.處方藥,5.吸毒用具,6.大麻,7.法律保護和計劃。

根據紐約州毒品法,非法持有毒品罪或持有管制物質的刑罰因物質種類和數量而異:分為七級持有毒品罪:這屬於A級輕罪,也是最低級別的罪行。它涉及明知故犯地持有任何管制物質。一級持有毒品罪:這屬於A-I級重罪,是最嚴重的持有罪名。它涉及大量毒品,例如八盎司或八盎司以上的麻醉藥品,可能導致終身監禁。

孫瀾濤表示,非法毒品有四類,包括大麻、可卡因、海洛因及申基苯丙胺(冰毒+安非他命)。而總統特朗普指中國未有大力阻止芬太尼進入美國,對華加徵20%懲罰性關稅,而芬太尼對美國社會的威脅嚴重程度,孫瀾濤從法律與社會角度作了重點講述。

芬太尼會讓人上癮和對人類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孫瀾濤指出,減少污名化:藥物使用障礙是一種醫學疾病,而非道德缺陷。使用充滿同情心且不帶污名化的語言至關重要,這有助於鼓勵人們在沒有羞恥感的情況下尋求幫助。像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IDA)這樣的組織提供了語言指南,以幫助引導這些對話。

芬太尼影響腦部發育:對於年輕人而言,正在發育的腦部對藥物使用特別敏感。負責決策和判斷的前額葉皮層要到大約25歲時才完全成熟。在這一關鍵時期使用藥物會改變腦部化學結構,增加成癮風險。

風險認知:研究表明,當年輕人認為藥物使用有害時,其使用率會顯著下降。作為社區,我們的職責是確保這種風險認知信息基於準確,而非提供誤導性信息給年輕人不必要壓力,而 成癮是一個復雜問題,沒有單一成因。

孫瀾濤又指出,多種因素可能影響個人吸食毒品風險:

環境因素:不愉快的家庭環境、學業或工作上的困難,以及缺乏強大的社會支持,均可能增加藥物使用風險。

社會因素:同齡人的壓力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許多青少年希望與使用毒品的朋友保持一致。強大的支持系統,如父母的參與,可以減輕吸毒同齡人的影響。

遺傳和發育因素:部分個體可能存在成癮的遺傳傾向。

心理健康:壓力、孤獨感或其他心理健康問題也可能導致藥物濫用

成癮是一個復雜問題,沒有單一成因。▍本報記者陳裕光紐約報道  ▍

孫瀾濤(右)教育專題活動,「防範毒品,潔身自好」講座,與學生和家長提出防範毒品禍害之道。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