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再現 洛縣山區荒地感染風險最高

洛杉磯訊
加州再現鼠疫(plague)病例。洛杉磯縣官員坦言,全縣均有可能感染,但風險最高的地區是天使國家森林公園和聖蓋博山脈的鄉村休閒區和荒野地區。
《洛杉磯時報》報道,鼠疫也稱為瘟疫、黑死病,近日傳出南太浩湖有一位居民被感染。
柏克萊加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斯沃茨伯格(John Swartzberg)表示,多數人將「瘟疫」一詞與中世紀造成2500萬歐洲人死亡的大規模破壞性事件聯繫在一起。14世紀,該場瘟疫奪走歐洲高達一半人的性命。

科科默斯城洛磯山兵工廠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設立告示牌警告民眾警惕鼠疫。美聯社

他表示,鼠疫實際上是種特殊疾病,在人類歷史上顯露出醜陋面目並造成大規模死亡。過去或許是很大的健康威脅,但自今仍是非常嚴重的疾病,每年會出現少量病例。
據埃爾多拉多縣衛生官員稱,近期南太浩湖居民病例,據信是在該地區露營時遭感染跳蚤叮咬後感染。
2015年,加州共通報兩起感染病例,疑似是由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感染的跳蚤或囓齒動物叮咬所引起。
儘管醫學進步可使該種致命疾病被治癒,但仍未完全被根除。
沃茨伯格指出,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主要影響美國的小動物或囓齒動物,可透過被感染的跳蚤叮咬或與受感染囓齒動物密切接觸或處理而傳播給人類和寵物。
目前,洛杉磯縣鼠疫的主要來源是農村地區的野生囓齒動物。
德州大學醫學分校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喬普拉(Ashok Chopra)表示,多數感染者是在徒步旅行或露營時,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感染跳蚤叮咬所致。
斯沃茨伯格表示,動物在農村地區更集中,與其他生物和棲息地距離更近,使得細菌更容易繁殖,民眾應避免接觸的林地動物包括花栗鼠、林鼠、小鼠和土撥鼠。
加州衛生官員指出,鼠疫主要發生在山麓、高原、山區和沿海地區,東南區沙漠和中央谷地區尚未出現。
洛縣衛生局表示,與老鼠密切接觸者也更有可能從可能感染鼠疫的囓齒動物身上傳染。
狗和貓感染鼠疫的情況並不少見,因為寵物也會感染跳蚤。喬普拉指出,儘管感染情況很少見,但仍可能導致寵物生病。
喬普拉指出,目前已有多種候選疫苗能夠預防,但尚無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批准任何針性疫苗。
專家強調,感染後只要能及時接受治療,便沒什麼好擔心。
喬普拉表示,鼠疫可用抗生素治療,若不及時治療,當細菌會迅速擴散至血液中,就會致命且非常危險。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