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上升仍引外勞惹關注 李家超:行業轉型現差異 嚴打黑工保本地就業

本港最新失業率升至3.7%,重災區包括建造業、餐飲服務等。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3日)「落區」視察觀塘後見傳媒時稱,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維持2%至3%,整體環境保持穩定向上,雖然經濟「個餅做大咗」,但個別行業表現參差,有成功亦有較不成功的案例。他強調,政府將嚴打黑工及濫用輸入外勞機制行為,保障本地市民就業機會,並會持續支援受影響工人,協助他們渡過轉型期。他對本港商界的靈活性和適應能力充滿信心,並呼籲各界共同把握經濟轉型中的機遇。

工資中位數升6.8% 消費市場扭轉跌勢

李家超提到,本港工資水平有所上升,根據最新數據,3月至5月工資中位數錄得6.8%的升幅,達到約2.5萬元。消費市場亦見回暖,連續四季下跌後,最近兩季出現輕微增長,商舖租賃情況尤其明顯,第二季店舖租賃上升三成,其中超過一半為餐飲業。

(左一)李家超表示,今年經濟增長預計維持在2%至3%之間,整體環境保持穩定向上。劉駿軒攝
(左一)李家超表示,今年經濟增長預計維持在2%至3%之間,整體環境保持穩定向上。劉駿軒攝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劉駿軒攝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劉駿軒攝

 

李家超與各局長會見傳媒後離開。劉駿軒攝
李家超與各局長會見傳媒後離開。劉駿軒攝

 

(左二)李家超與各局長參觀東九文化中心後會見傳媒。劉駿軒攝
(左二)李家超與各局長參觀東九文化中心後會見傳媒。劉駿軒攝

 

消費市場亦見回暖,連續四季下跌後,最近兩季出現輕微增長。資料圖片
消費市場亦見回暖,連續四季下跌後,最近兩季出現輕微增長。資料圖片

 

行業轉型現差異 求職情況有改善

李家超承認經濟轉型期間,部分行業或面臨挑戰,工人可能需時轉換工作或學習新技能,同時求職情況改善,尤其清潔、樓宇裝修及維修等界別需求上升,將加強再培訓計劃,協助工人適應市場變化。

李家超舉例指出,不少本地企業透過科技應用和業務調整成功轉型,例如有燒臘舖多開分店,增高收入;亦有餐飲在需求較高的地區增開分店,並針對運動人士設計菜單,又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提供優惠組合,帶動生意上升。亦有壽司店加入晶片,監控回轉帶的食材新鮮度,或利用人工智能確保食物質素。

補充勞工計劃優先保障本地就業

針對勞工界多次要求檢討輸入外勞計劃,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重申,本地工人始終是勞動市場的核心,根據規定相關公司必先進行為期4星期的本地招聘後,仍然無法填補空缺時,方可申請輸入外勞。當局會動態監察整個流程,持續優化計劃執行細節。

孫玉菡提到,近期公眾尤其關注「侍應」及「初級廚師」兩類工種的招聘情況。勞工處將由9月起,要求所有申請引進上述兩類外勞的僱主,必須親身到勞工處就業中心進行實地招聘,讓有意求職的本地工人可即場面試,即場完成就業配對,實質推動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政策目標。

高才通成功具競爭力

被問到有3分1高才通未有在香港居住,他指提出高才通時香港十分缺乏人才及人力,當時訂下每年3萬5的目標,制度是成功的,指人才全世界都搶,這個開創性做法很有競爭力。他是人才無論是數字或國際對香港評級,人才都有正面幫助,高才通人才貢獻香港GDP達1.2,95%人才的中位數工資較本港中位數工資高,反映人才是巿場需要的。他們留下來成為香港長遠人才是最好,但優秀人才有選擇權,香港要提供優秀的條件吸引他們。對於部分人才並非住在香港,住在一小時生活圈的大灣區城巿,他舉例指不少人住在紐約的周邊城巿,是一個正火常、健康的模式。有關政策是否需要優化,可以商討。

長孫玉菡表示,會再按行政長官指示,繼續做好高才通工作,會集中吸引貢獻經濟能力較強的人才,如A類高收入人士、B類百強大學畢業人士,再加強海外擴展工作,以確保吸引更多國際優秀人士,貢獻香港經濟。

相關新聞:

李家超落區訪彩興路簡約公屋 料本月底完成入伙 透露小巴將延服務時間

輸入外勞︱孫玉菡:初步發現1宗炒本地工人聘外勞個案  不會姑息違規僱主

政府飲用水|李家超:非常關注物流署把關不力 對此大為失望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