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半年多賺39%勝預期 創歷來半年度新高 中期息增38%至6元

港交所(388)公布截至今年6月止中期業績,錄得純利85.19 億元,按年上升 39%,每股盈利6.74元,派中期息每股6元,按年升38%。期內,上半年收入及其他收益收入及其他收益和溢利創歷來半年度新高,為140.76億元,較去年上升33%。

證券市場日均成交2402億

其中,主要業務收入較2024年上半年升34%,主要由於現貨及股票期權市場成交量創歷來半年度新高,存管費用增加及保證金規模增加令投資收益淨額上升;公司資金的投資收益淨額為10.44億元,按年增加16%,主要源於美元兌港元的非經常性匯兌收益進一步帶動內部管理的公司資金的投資收益淨額上升。今年上半年,營運支出按年升6%,因兩個與2022年鎳市場事件相關的項目所致,一是2025年上半年向FCA支付了 9,000萬元罰款,二是2024年上半年就事件涉及的法律費用收回5,000萬元。若不計向FCA支付的罰款及收回的法律費用,營運支出上升1%。

港交所又表示,在市場利好氣氛、投資者對非美元資產的興趣增加,以及國際和中國內地投資者的參與愈趨活躍等因素帶動下,今年上半年證券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 2,402 億元,按年上升 118%,期貨及期權產品的平均每日成交合約張數超過 170 萬張,按年上升 11%。期內香港 ETF 市場持續顯著增長,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 338 億元,較去年同期升 184%。

上半年重回全球新股市場榜首

新股方面,在內地和國際發行人上市宗數增加的帶動下,今年上半年香港重回全球新股市場榜首。共有44家公司新上市,總集資額達1,094億元,是2024年上半年的8倍有多,也是2021年以來最強勁的半年度表現。其中5月寧德時代(3750)在港上市,集資410億元,成為2021年2月以來香港最大規模的新股,也是 2023年以來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股。

今年上半年,國際發行人對於來港上市的興趣亦見有所增加,多家來自東南亞地區的公司在港上市。截至今年6月底,處理中的首次公開招股申請數目增至207 宗,是截至去年底止的84宗申請的兩倍多。此外,今年上半年比亞迪(1211)和小米(1810)進行配股集資,集資額分別達435億元和426億元,帶動2025年上半年後續發行總額達2,448億元,是2021年以來最高的半年度紀錄。

第二季純利按年升41%

按季計,今年第二季中,純利為44.42億元,按年升41%,每股盈利3.51元。期內,第二季收入及其他收益及溢利同樣創歷年季度新高。收入及其他收益為 72.19億元,按年升33%。其中主要業務收入按年升32%,源於現貨市場成交量上升,使交易及結算費增加,以及保證金金額增加使投資收益淨額增加;公司資金的投資收益淨額為5.28億元,按年增44%,源於內部管理公司資金的投資收益上升。

陳翊庭:過去6個月上市申請創新高

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表示,今年開局良好,上半年收入及溢利均創下集團半年度歷史新高。現貨市場、衍生產品市場及滬深港通的成交量均創半年新高,新股市場融資額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過去6個月收到的新股上市申請創歷史新高。展望下半年及未來,她稱,港交所將繼續致力於提升港交所的平台、基礎設施及產品,為投資者和發行人提供多元化的產品、充裕的流動性和高效的互聯互通機制,助力他們應對不斷變化的全球宏觀經濟環境。

唐家成:下半年前景審慎樂觀

港交所主席唐家成亦指出,今年港交所迎來25周年紀念,現對前景充滿信心,深信未來可以掌握增長機遇,進一步提升作為連接中國與世界重要橋樑的角色,繼續為香港以至亞洲金融市場建構豐盛的未來。他續指,在慶祝發展成果的同時,必須注意外圍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包括關稅措施、地緣政治風險及利率波動,儘管存在這些挑戰,自己對今年下半年香港市場前景依然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並有信心集團能夠應對外圍環境變化,繼續推動各項業務的穩健發展。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