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會|楊德強 : 本港約700運動員出戰歷屆最多 參與項目倍增冀創佳績

【全運會/楊德強/運動員】第15屆全國運動會將於11月舉行,香港承辦8個競賽項目,包括籃球、場地自行車、擊劍、高爾夫球及七人制橄欖球等。香港新聞博覽館今日( 16日 )舉辦「香港體育•登峰造極」專題講座,全國運動會統籌辦公室主任楊德強表示,本港將派出歷屆最多的運動員出戰全運會,參與的項目亦是歷年最多。

楊德強 : 運動員今年主場作賽  有助取得更好表現

楊德強表示,今年香港參與承辦全運會,可比過往派更多運動員出戰,由以前只有100至200名運動員參與10多個項目,大增至今屆有600至700名運動員出戰20多個項目。楊德強指,本港有合適設施和舉辦比賽的經驗,港隊運動員亦曾在相關項目中奪得優異成績,相信運動員今年在主場作賽,能取得更好的表現。 

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辦「香港體育•登峰造極」專題講座。
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辦「香港體育•登峰造極」專題講座。

 

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辦「香港體育•登峰造極」專題講座。
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辦「香港體育•登峰造極」專題講座。

 

楊德強指運動員今年主場作賽,有助取得更好表現。
楊德強指運動員今年主場作賽,有助取得更好表現。

 

蔡健斌指政府會撥出1500萬元,讓運動員備戰全運會,亦會預留2000萬至3000萬元,支付運動員到其他賽區參賽的交通及住宿費用等,至於其餘費用則由體育總會及私人贊助商支付。
蔡健斌指政府會撥出1500萬元,讓運動員備戰全運會,亦會預留2000萬至3000萬元,支付運動員到其他賽區參賽的交通及住宿費用等,至於其餘費用則由體育總會及私人贊助商支付。

 

鄧竟成指大型賽事背後涉及醫療、行政管理及裁判等多個範疇,若運動員在現役期間修讀相關課程,退役後便可投身相關行業,進一步鞏固香港的體育發展基礎。
鄧竟成指大型賽事背後涉及醫療、行政管理及裁判等多個範疇,若運動員在現役期間修讀相關課程,退役後便可投身相關行業,進一步鞏固香港的體育發展基礎。

 

至於全運會票務安排,楊德強指,香港賽區首批4個項目的門票將於本月28日起發售,網上購票的市民須先在官網系統實名註冊,才能購買門票,其餘4個項目的門票則將於9月下旬開售。楊德強指,無論是系統註冊還是購票,都需要實名進行,以防止炒賣門票,保障門票去到真正想觀賽的人士手上。他強調,所有網上購票的支付程序都會在官方網站進行,大會不會向購票者發送短訊要求付款,提醒市民小心詐騙訊息。

體育專員蔡健斌表示,今屆政府會撥出1500萬元資源,讓運動員備戰全運會,亦會預留2000萬至3000萬元,支付運動員到其他賽區參賽的交通及住宿費用等,至於其餘費用則由體育總會及私人贊助商支付。 

蔡健斌表示,香港承辦8個競賽項目及1個群眾項目,除了啟德體育園外,亦會在康文署的不同場地、中環海濱等舉行,所有比賽場地都已經準備就緒,能夠配合賽事需要,接下來的工作主要是優化細節安排,例如運動員熱身後進入場館的路徑等。

關於運動員的學業支援和退役後的事業發展,蔡健斌表示,運動員在賽事與訓練之間,學業時間往往受訓練安排影響。他們在受傷或休養期間,或才有更多空檔進修,但當比賽密集時,則難以抽空學習。他表示,事業與學業可雙軌發展,配合更具彈性的課程安排,讓運動員在不同階段都能持續學習,為退役後的事業發展鋪路。

鄧竟成: 大型賽事涉及醫療、行政管理及裁判等範疇  適合退役運動員

香港體育學院主席鄧竟成指出,體院新設施大樓已啟用,配合運動科學及運動醫學資源等,協助運動員防止受傷,並在起居飲食上以科學為訓練藍本。他指,運動員終有一天會退役,因此希望在運動培訓之餘,他們亦能加強學業。鄧竟成補充,大型賽事背後涉及醫療、行政管理及裁判等多個範疇,均需專業人才。若運動員有機會在現役期間修讀相關課程,退役後便可投身相關行業,進一步鞏固香港的體育發展基礎。

記者:蔡思宇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