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哲學紫荊國際論壇︱13名中外學者交流分享 李景源獲哲學卓越貢獻終身成就獎

首屆香港哲學紫荊國際論壇今日(12日)舉行,有13位來自中外的哲學學者分享主題演講,涵蓋唯物史觀、中國式現代化、馬克思主義及人工智能等議題。參與分享的包括北京大學豐子義、復旦大學吳曉明、浙江大學吳根友等。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景源獲得本屆論壇哲學卓越貢獻終身成就獎,大會指李景源深耕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其系列的哲思成果為當代中國哲學發展樹立了極具理論標識度的一家之言。李景源亦發表了《唯物史觀中國化的歷史建構》的主題演講,他表示,哲學研究應承擔起解讀中國發展道路的責任,即確立中國發展道路的知識體系,而確立和闡釋中國道路的知識體系,應以唯物史觀中國化的歷史建構為核心和基礎。

首屆香港哲學紫荊國際論壇今日起在灣仔會展一連兩日舉行。陳浩元攝
首屆香港哲學紫荊國際論壇今日起在灣仔會展一連兩日舉行。陳浩元攝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景源。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景源。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景源獲得本屆論壇哲學卓越貢獻終身成就獎。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景源獲得本屆論壇哲學卓越貢獻終身成就獎。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歐陽康。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歐陽康。

 

歐陽康以《中國式現代化的建構邏輯:學習借鑒、自主創新與綜合優勢》為主題發表演講。
歐陽康以《中國式現代化的建構邏輯:學習借鑒、自主創新與綜合優勢》為主題發表演講。

 

北京大學講者豐子義。
北京大學講者豐子義。

 

浙江大學講者吳根友。
浙江大學講者吳根友。

 

復旦大學講者吳曉明。
復旦大學講者吳曉明。

 

歐陽康:「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創舉

華中科技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院長歐陽康發表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建構邏輯:學習借鑒、自主創新與綜合優勢》的主題演講,他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在世界現代化和全球化進程中得以建構的,有其特殊的歷史前提和鮮明的時代特色,有其廣闊的世界背景和獨特的中國國情,有其豐厚的思想資源和實踐根基,是迄今為止人類文明進步要素的開放式學習借鑒、合理化傳承運用、系統性整合構建與自主性創新創造的綜合性成果。他提到,在世界政治制度史上創造了「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一國兩制」制度安排,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

記者 郭穎彤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