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機會倡辦公時間以外完全脫離工作文化 籲政府帶頭設「家事假」

平等機會委員會今(12日)發布「從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和在職人士家人的角度理解家庭友善僱傭措施」研究結果。調查顯示,HR認為現時的僱傭措施不能夠協助僱員履行家庭照顧責任,更有4%受訪管理人員表示,如僱員提出休假以處理家庭事務,所屬機構會建議僱員考慮辭職;亦有家人認為在職人士通宵工作,以及下班後工作、回覆電話或候命,對履行家庭責任有非常負面影響。

因家庭崗位給予較差待遇或涉歧視

研究團隊於2024年7月至8月期間,與1,000名在職人士家人進行了街頭或電話訪問,以及安排400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員填寫電子問卷。平機會行政總監朱崇文表示,根據《家庭崗位歧視條例》,如有家庭照顧責任的僱員在有薪年假不足的情況下提出休假,而機構建議有關僱員考慮辭職,這或已構成違法歧視行為;在僱傭範疇,若僱主因僱員的家庭崗位而給予較差的待遇,包括解僱、不獲晉升、調職或聘用,僱主便有可能違反條例。

調查顯示HR認為現時的僱傭措施不能夠協助僱員履行家庭照顧責任。
調查顯示HR認為現時的僱傭措施不能夠協助僱員履行家庭照顧責任。

 

平機會行政總監朱崇文。
平機會行政總監朱崇文。

 

朱崇文指,如有家庭照顧責任的僱員在有薪年假不足的情況下提出休假,而機構建議有關僱員考慮辭職,這或已構成違法歧視行為。
朱崇文指,如有家庭照顧責任的僱員在有薪年假不足的情況下提出休假,而機構建議有關僱員考慮辭職,這或已構成違法歧視行為。

 

平機會高級政策、研究及訓練主任王名揚。
平機會高級政策、研究及訓練主任王名揚。

 

平機會主管(政策、研究及培訓)主管徐妤婷。
平機會主管(政策、研究及培訓)主管徐妤婷。

 

年假不足難兼顧家庭 4%受訪者機構籲辭職

平機會高級政策、研究及訓練主任王名揚解釋,僱主提供的家庭友善僱傭措施中,最普遍的是彈性上下班時間、五天工作周及將可享有的年假分拆成較小的請假單位,例如四分一天或一小時,佔比分別為65.8%、47.3%及24%。家庭假期方面,有38.5%僱主設有恩恤假、24%設有婚姻假。

他表示,HR認為現時的僱傭措施不能夠協助僱員履行家庭照顧責任,調查結果亦反映,當僱員在有薪年假不足情況下提出休假以處理家庭事務,有4%的受訪管理人員表示所屬機構會建議有關僱員考慮辭職,他強調此舉可能會使有家庭責任的僱員受到歧視性對待,亦只有不足半成僱主會准許預支年假、提供額外年假或家庭友善假期。

在職人士家人方面,他表示家人認為在職人士通宵工作,以及下班後工作、回覆電話或候命,對履行家庭責任有非常負面影響;而彈性上下班時間、五天工作周及遙距工作能讓他們更好履行家庭責任。

就改善建議,平機會主管(政策、研究及培訓)徐妤婷表示,僱主可推廣在辦公時間以外完全脫離工作模式的文化,而政府應透過循序漸進的行政措施及修例,牽頭設立更多類型的家事假,如照顧者假或侍病假。

她又表示,僱主應制定惡劣天氣下的彈性工作安排,同時政府應檢討惡劣天氣下的工作安排指引,亦建議僱主可主動考慮在惡劣天氣完結後,允許僱員在家工作,作為復工的安排。

另外,徐指從2022年到今年7月,平機會收到126宗有關條例的投訴,涉及離職階段處理、拒絕僱員放假、失去加薪機會等,而投訴人大多為照顧初生嬰兒、家中有精神病患家屬、有特殊需要子女。朱崇文呼籲,要留住好僱員需要投入很大努力,而僱主提供友善措施是幫助挽留好人才。

記者、攝影:曾卓琳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