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遊記:慕田峪觀猫,什刹海看人

文/梁掌球(David Lang)   圖/Michael Snell

我第一次往北京旅遊,應該在四十多年前的1980年。那時借宿在朋友位於老胡同内的四合院,仍記得在大院中間的地下建有防空洞,以備戰爭时躲避敵人空襲之用!當年的北京汽車不多,我們出行時需乘搭公車或踏自行車,單車輪印遍及市内各觀光重點。其後再訪京数次,眼见迅速的發展,冠蓋满京華,成為著名的國際大都会。自疫情居家三年後,今年七月重訪北京短遊三天,再次踏足長城、重遊什刹海、在模式口大街懷舊賞新,和吃了一顿美味的北京庶民菜,惬意舒適!

慕田峪長城段

游長城,从前必到名聞中外的八達嶺,包拓歴任美国總統從尼克松、福特到里根和老布什均曾先後光臨。克林顿是第一位访慕田峪長城的美国最高領導人。慕田峪離北京市中心73公里,在懷柔區的军都山中,有“萬里長城,慕田峪獨秀”的美稱!

慕田峪西接居庸關、東連古北口,屬於明長城北京段,建有一連串二十座密集的敵樓、大角楼、關台和烽火台防禦堡垒,依山勢险要而築,自古便是保衛京城和皇陵的第一要塞。比起開发較早的八達嶺長城,慕田峪是遲至1988年才正式開放给中外遊人。八達嶺一向的知名度较高,所以常常人山人海。慕田峪则游人較少,但植被和樹木覆盖率高達90%,從城牆頭遠看一片葱郁林海,景色比八達嶺更秀美,獲“北京十六景之一”的稱號!

慕田峪長城的“好漢坡”, 坡度很大

慕田峪建有登城缆车、索道和由乘客自行操控的滑車和滑道下山。到訪當天我們離開停車場沿行人道往缆車站前行,在路旁看见擺放了一卡據說是當年克林顿上山乘坐的缆车車廂。我們轉乘缆车登顶,一路雲霧繚繞,我頓時心感不妙! 果然到站下車後往觀景台,只見厚厚的一層霧氣籠罩整條長城段,视野度極為有限,天公不造美、凡人亦没辨法!

正感有點失望之餘, 卻瞄到在城掩體垛口墙上躺着一隻肥胖大黄猫; 走到敵樓内又見到另外两只對遊人撒嬌賣萌、喵喵地叫。回想起在步行到纜車检票口的道路,已看到貓咪安躺在旅遊辦事處外“迎客”, 其她的三两隻则结伴玩耍,每只長有光澤毛色, 身躯豐滿,一看便知必定有人飼養,並非野猫。

这些黏人的貓吸引小孩和大人遊客的關愛,紛纷拍合照和喂零食。牠们無疑是慕田峪長城的明星,貓咪顕然也懂得“不到長城非好貓”的名言吧!

在慕田峪守衞城牆的貓咪兵哥 (Photo credit_ Michael Solender)

相遇的貓咪雕像

小女孩親親貓咪

 

坐人力三輪車遊什刹海

在2020年播放的央視電視剧《什刹海》,剧情描述什刹海胡同内一家三代的關係和烟火氣息的生活,颇受觀眾喜爱。剧中一家人的住宅是在国盛胡同内的一座小四合院拍摄。其他很多的外景则取自什刹海老城區的歷史建築,如周邊的胡同、烟袋斜街、鼓楼、銀錠橋和德勝橋、和著名的酒吧區等,讓電視觀眾為之神往! 我当時的心想也是有朝一日必需親眼目賭為快!

什刹海在北京西城區,由前海、後海和西海三個相連湖泊組成,岸邊垂柳依依,曾是京杭大運河的漕運終點码頭。什刹海的意思是“十刹湖”,因曾有十座佛教和道教寺院在環湖四週,而“海”即是湖的別稱。此處可算是北京老城區风貌保存最完整之地方,胡同歷史文化含深厚底蕴,清朝時的達官贵人和文人雅士多聚居於此,现存的歴史建築包括恭親王府、醇親王府、宋慶齡和郭沫若的名人故居等。什刹海的居民習慣夏天划船,冬天在结冰的湖面上滑冰,生活頗為寫意。

在七月艷陽高照的一天下午,我們到達什刹海,只见人頭湧湧,包括很多穿著制服的學生暑假遊學團。我們坐上由車夫踏的三輪車,每車除車夫外可坐二人,打算来一趟什刹海胡同遊。奈何遊客真的太多了,满街滿巷人如潮湧,加上汽車亦不少,三輪車常常要在車與車中間左穿右插,變成走马看花的匆匆遊,不禁失望!

在什剎海人車爭道

根据我們的導遊解释,在2010年代初期,什刹海曾經過度違規開發,私人侵佔公地是常事。當年酒吧林立,最高峰時多達130间,圈佔沿河街道,酒客醉酒鬧事常有發生。歷史老區不幸變成满街垃圾,湖面常常漂浮着酒瓶和飲料盒,加上汽車亂泊,喧鬧無序! 當地政府終於在2018年開始拆違整治,疏導交通。四年下来,清拆違例的建築高達三千平方米,酒吧现只剩下三十多間。

買醉客現在大大减少了,但什刹海的魅力和其商店仍然吸引大量年青人和来自外省的遊客,每天仍是車水馬龍。现在唯一能讓你可以閑庭信步,慢慢感受一下老北京的風情和生活氣息的時間,可能只有每天的早晨、在商店開門營業前的片刻安寧時段!

模式口大街懷舊賞新

模式口歴史文化大街,位於北京石景山区,古稱“磨石口”,因盛產磨刀石而聞名。自西漢朝代起便是京西駝鈴古道的重要路段,東接京城,西通塞外,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街、千年古道。當年運輸駝隊川流不息,模式口是北京飼養駱駝最多的地方。今日不见有真的駱駝,但駱駝的雕像和以假亂真的标本倒有數只,站著或坐在路旁! 老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筆下的祥子偷走了三匹駱駝的情節,便是在模式口发生的。

模式口大街商店前的駱駝像

在2021年九月,模式口街區改造重建完成,入選北京最美街巷之一。全長1500米的大街東西走向,形成“五景七院三十铺”的格局,即沿街有五處景觀、七處精品院落和三十間店铺。大街两旁亦分布着居民樓和鱗次櫛比的商店,包括特色餐廳、创意茶館、網红咖啡店和酒吧、精品民宿、主打親子主题的<樊登書店>(在模式口大街77號)、<佳猫>沉浸式猫咪體驗館(模街179號)、和模式口歷史文化民俗陳列館<古道斯存>。在大街上同時仍保有方便居民購買蔬菜水果和鲜肉的日常雜貨铺、吃早餐店和各類生活服務行業。

離模式口大街咫尺之遥的“法海禪寺”,建在翠微山南麓,有五百多年歷史,是国家级文保單位。在法海寺的大雄寶殿内保存了非常珍稀的十幅明代壁書,是由宮廷畫师繪畫的,為無價國寶。如要入内观赏,必须與寺方先预约,每天只限七十個名额。

我们徐徐慢行在這條京西古道,拍照打卡,路旁两侧種植了參天绿树,遮擋驕陽。走累了進入一小咖啡店喝凍飲,與店東閒談,原來他是在模式口長大的本地人,但漂泊在外多年,最後决定回来创业,重拾年少时的歲月回憶!

 

<北平食府>嚐美食

在北京的餐廳多如牛毛,好吃的館子亦不少。今次訪京嚐了一顿令人非常滿意的北京菜,只付庶民價錢,很值! <北平食府>在首都有十多間分店,我去了位於朝陽區三里屯團結湖路的那一間。我们點了以素菜為主的晚餐,有乾隆黄金白菜、麻酱涼皮、香椿苗拌豆腐絲、主厨秘製酱烧青茄、醋溜木須、和藍莓蛋撻山药创新菜等。每一道均是用料新鲜,吃出師傅用心烹调。以乾隆黄金白菜為例,這是以前宮廷涼菜,用料是简单的卷心菜(cabbage),以芝麻酱調味,酸甜可口,好吃得没朋友,完全清碟! 我下次回北京必定再来此店大快朵頤!

[北平食府]的美味庶民菜:從右上角順時針方向- 乾隆黃金白菜、麻醬涼皮、藍莓蛋撻山药,香椿苗拌豆腐絲

南加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