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中校聯會辦研討會 探索中文教育科技融合

灣區中文學校「麥奇小子」現場指導製作植物小盆景,演繹五行文化「土」的意涵。記者王蔚攝

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在灣區舉辦大型中文傳承教育國際研討會。記者王蔚攝

全美中文學校聯合總會(NCACLS)在灣區舉辦大型國際研討會,探討海外中文教育的傳承,以及如何將新興科技結合進中文教學。

由NCACLS主辦的「第十一屆中文傳承教育國際研討會」和「華語文學習中心高峰會」於8月2日全天和次日上午,在東灣紐域(Newark)Double Tree酒店舉行。當晚進行總會選舉,第二天舉辦新舊會長交接儀式。

研討會的主題為《深索科技融合,創新語言學習》,來自美東和台灣的多位教育專家作主題演講,北加當地中文學校校長和教育界人士進行分組論壇交流和論文講座。

麻省理工(MIT)教授廖灝翔的演講主題是《數位華語文教學2.0:人工智慧與智慧人類》。他指出,大型語言模型對教學裨益明顯,但其效益並未帶來華語學習人數的增長,甚至有學者、家長和學生質疑其帶來科技剽竊,及有礙人類思考。他提出信息獲取、知識傳授和經驗傳遞在課程中的佔比,以及教師、教材、教法在大型語言模型下對學生、學材、學法的因應之道。

台北故宮博物院朱惠良博士的專題講座《漢字之美賞析》,追溯漢字的起源,梳理漢字篆、隸、草、楷、行五種字體的歷史嬗變,解析各字體的美學價值和文化內涵。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系教授連育仁的講座是《數智化華語教學的創新實踐》,探索如何打造高互動、跨文化與科技融合學習生態系統。

中文教育工作者分組宣講了10多篇教學論文,分享美國中文教學在師資、教材、教學方法、雙語教學、僑校轉型等各方面的實踐、探索、經驗和啟發,還有系列「台灣華語文學習中心」TCML的成人班課程分享。

會議期間,灣區中文學校現場演示「金、木、水、火、土」五行文化概念,通過別具創意的五個主題的手工製作,如植物小盆景代表「土」,珍珠奶茶掛飾代表「水」,冰皮月餅代表「火」,用不同的物品象徵五行的不同蘊涵,吸引與會者踴躍動手製作,同時上了一堂生動的中國五行文化課。

本報記者王蔚紐域報道

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