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緊受養人學額申請門檻 蔡若蓮:對人才計劃影響不大 不符條件最多無資助

早前政府推出經高才通等計劃來港的受養人入讀資助大專院校學額,要先符合居港兩年等條件的措施。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日(3日)接受電視節目訪問時表示,措施對人才家庭影響不大,會與院校密切留意相關情況,必要時會調整措施要求。

受養子女不多 兩年過渡期足夠

被問及該措施會否影響一些有意來港的人才家庭,蔡若蓮表示,措施是一個合理和溫和的調整,沒有改動受養子女作為本地生的定義。當局亦設有兩年過渡期的安排,如果有計劃來港的家長或受養子女,會有足夠時間作準備,萬一不符合條件,也最多需要繳交無津貼或資助的學費,因此認為措施對人才計劃的吸引力影響不大。

相關新聞:「考試移民」影響港人升學 政府修訂要求受養人須居港滿兩年 2028/29學年全面推行

蔡若蓮認為措施對人才計劃的吸引力影響不大。
蔡若蓮認為措施對人才計劃的吸引力影響不大。

 

如日後受養人數目增加,政府會在過程中留意數量的變化,一併去檢視相關不同的配套。
如日後受養人數目增加,政府會在過程中留意數量的變化,一併去檢視相關不同的配套。

 

蔡若蓮指香港的基礎教育階段的學額其實是很充裕的,分區也會幫助家長安排學位。
蔡若蓮指香港的基礎教育階段的學額其實是很充裕的,分區也會幫助家長安排學位。

 

蔡若蓮相信小學、中學和大學課程的銜接會令同學在數理方面的興趣和能力有所提升。
蔡若蓮相信小學、中學和大學課程的銜接會令同學在數理方面的興趣和能力有所提升。

 

蔡若蓮認為,北部都會區的大學教育城很方便跟大灣區內地城市產生協同效應。
蔡若蓮認為,北部都會區的大學教育城很方便跟大灣區內地城市產生協同效應。

 

無懼司法覆核 政府有信心勝訴

蔡若蓮又稱,已諮詢律政司意見,申請人要符合相關資格才能申請學資處的津貼和資助,如有人提出司法覆核,也有信心勝訴。對於兩年的過渡期,她表示有參考其他國家的做法,就香港的實際情況來說,這些受養子女數目不多,沒必要令制度變得很複雜,認為兩年期限在政府公帑運用上是合理的要求和把關,亦符合資助的原則。

她亦強調,如日後受養人數目增加,政府會在過程中留意數量的變化,一併去檢視相關不同配套。對於可能出現學位供不應求的情況,她稱,政府估計突然出現大批不符資格學生的可能性不多,每年都會和院校密切留意相關情況,同時和大學聯招處及各院校招生部門做好溝通及相關配套,暫時未看到有需要調整措施。

有議員反映,一些受養子女難以取得高中學位,蔡若蓮指香港基礎教育階段的學額其實很充裕,分區也會幫助家長安排學位。在學校的選擇或分配上,會按居住區域(校網)分派,希望家長能多點認識香港多元的辦學特色。

狀元多選神科 蔡若蓮:志向如此無可厚非

中央早前提出「科教興國」,政府亦希望發展創科,但今年的文憑試狀元較多都是選擇一些傳統的「神科」,如醫科等。蔡若蓮回應表示,相信同學在選科時都主要考慮個人興趣、能力和志向,考得比較好的同學碰巧他的志向是這方向發展亦無可厚非。她也提到,未來隨科技的最新發展,大學也會與時並進,引領知識開發和研究領域,大學在相關方面的人才培養和學科的受歡迎程度已經越來越蓬勃。

相關新聞:

大棋盤︱DSE尖子為何無人想做大廚? 政商過來人剖白狀元實際考慮

DSE放榜2025︱16狀元全名單!幾多個想讀醫?邊位想做科研?一文睇清狀元來歷及升學志向

蔡若蓮又指,北部都會區的大學教育城很方便跟大灣區內地城市產生協同效應,考慮去北都發展時,希望大學城既是產學研,能夠配合當區數個板塊的發展,同時也配合科教興國,讓大學無論在空間或引入海內外知名大學都具有有利條件。

至於早前的哈佛禁收國際生的風波,蔡若蓮表示,最近八大都收到一千多宗查詢,現時已有60多個取錄通知,亦有來自美國不同的大學的學生。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