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議會進步派核心小組上周宣布,將推動市議會於年底前通過一項法案,要求移除全市距路口20呎內的所有停車位,改設單車架、護柱等阻擋車輛的設施。但分析指出,此舉將導致約30萬個停車位消失,納稅人需承擔30億元成本,引發激烈爭議。
《紐約郵報》報道,這項「全面日光化」(Universal Daylighting)法案由市議員元朱莉(Julie Won)於去年12月提出,旨在提高路口能見度,減少交通死亡事故,並使紐約市符合禁止在路口20呎內停車的州法,該法此前長期豁免紐約市。元朱莉代表選區包括長期泊車困難的長島市(Long Island City),她表示,「此法案將大幅提升駕駛者、行人與騎車客的安全。」
然而,法案遭到強烈反對,甚至包括市長亞當斯政府內長期推動反汽車政策的交通部門官員。在4月聽證會上,市交通局(DOT)副局長比頓(Eric Beaton)引述研究稱,路口能見度增加可能鼓勵超速與急轉彎,若全市實施,可能導致每年新增高達1.5萬宗受傷事故。他並指出,在全市約4萬個路口安裝護柱等設施需耗資30億元。
元朱莉的法案未設完成期限,但要求市交通局每年至少在1000個路口實施改造。過去幾年,市交通局已通過減緩交通的設計在數百個路口進行類似改造,許多路口如巴士專用道附近已限制停車。目前,市議會51名議員中有27人支持法案,包括18名進步派核心小組成員,但需額外7票才能推翻市長否決。
市議員霍爾頓(Robert Holden)批評,「連無能的市交通局都反對,足見這法案多激進。日光化應基於數據與安全研究應用於危險路口,而非由不認真治理的進步派強推一刀切政策。」共和黨市議員韋娜芙(Inna Vernikov)亦表示,法案魯莽且不切實際,將損害長者、家庭與小商家。她早前成功遊說保留布碌崙南部羊頭灣(Sheepshead Bay)等地停車位,稱「當連反汽車的交通局都示警時,這法案顯然有問題」。
北布碌崙(North Brooklyn)活動人士、貝里街聯盟(Berry Street Alliance)創辦人菲普斯(Shannon Phipps)也抨擊法案,認為其鼓勵騎車客魯莽騎行,且背後受反汽車遊說團體推動。她說,「市府已拿走太多停車位,無視長者與傷殘人士的用車需求。」本報訊

市交通局也反對「全面日光化」法案。 市交通局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