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計劃受養人申請資助專上學額設居留門檻 蔡若蓮:早來港利適應

【本地生/大學/考試移民/政府專上課程學額】政府修訂資助專上學額門檻,透過人才計劃來港的受養人,未年滿18歲的學生,須居港滿兩年方可符合資格申請政府資助專上課程學額。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今早(2日)在電台節目表示,以往有人才子女從未在香港生活,透過自修生應考文憑試,以本地生身分申請資助大學,21/22學年有大概200個申請,到去年大概有千多人,申請有急速上升的趨勢。

新措施設一年過渡期 27/28學年正式生效

蔡若蓮表示,參考不同國家做法,為讓公帑用得其所,因此有此修訂。受養人若在入讀起計兩年內未曾在香港居住或就讀,便不符合資助資格 ,但他依然有本地生身份;且現時新安排設有一年過渡期,在27/28年度生效,相信家長有足夠時間安排子女來港居住或就讀。若受養人父母不續簽,而子女在大學就讀,則要申請學生簽證,以非本地學生的身份繼續完成學業。

蔡若蓮表示,參考不同國家做法,為讓公帑用得其所,因此有此修訂。資料圖片
蔡若蓮表示,參考不同國家做法,為讓公帑用得其所,因此有此修訂。資料圖片

 

蔡若蓮表示,現時新安排設有一年過渡期,在27/28年度生效,相信家長有足夠時間安排子女來港居住或就讀。資料圖片
蔡若蓮表示,現時新安排設有一年過渡期,在27/28年度生效,相信家長有足夠時間安排子女來港居住或就讀。資料圖片

 

若受養人父母不續簽,而子女在大學就讀,則要申請學生簽證。資料圖片
若受養人父母不續簽,而子女在大學就讀,則要申請學生簽證。資料圖片

 

蔡若蓮稱,所有適齡的學童都有預留公營學位,家長可到分區教育辦事處了解哪間學校有學額供插班。資料圖片
蔡若蓮稱,所有適齡的學童都有預留公營學位,家長可到分區教育辦事處了解哪間學校有學額供插班。資料圖片

 

教資會秘書長鄧特抗。資料圖片
教資會秘書長鄧特抗。資料圖片

 

插班學位充足 建議子女盡早來港適應

對於有人才家長指子女難插班就讀,蔡若蓮稱,所有適齡的學童都有預留公營學位,家長可到分區教育辦事處了解哪間學校有學額供插班;她又認為無論是讀書或是將來工作,越早來香港越容易適應,若知道在語言上適應有問題,「早啲嚟可能有幫助」。

八大簽署問責協議 鄧特抗:提升透明度

至於近日八間資助大學簽署問責協議,包括要求院校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列明若大學在管治或管理撥款上有重大缺失,政府有權調整或收回撥款。

教資會秘書長鄧特抗表示,大學的學術自由、收生、招募教職員等均有很大的空間,全世界高等教育都有很大的社會責任,社會對大學亦有很大期望,因此要有問責需要。3年撥款計劃亦會根據大學的教學、研究、知識轉移、財政穩健等資料作參考,現時問責協議是希望清晰一點,增加透明度,令大眾知道教資會有權力處理大學內的重要問題。大學亦可通過相關框架向學院及學系提出要求。

相關新聞:受養人須居港兩年方享學費資助 尚海龍:家長憂子女插班難 促增高中學位

接獲1100宗哈佛大學學生查詢 取錄60多人

早前特朗普暫停哈佛大學招收國際生,蔡若蓮稱,本港大學收到約1100宗查詢,最後錄取60多人。她認為體現香港在課程或教學語言上表現出高度國際化及多元化,能讓全世界學生適應香港的優質高等教育。

她又提到一帶一路和東盟國家是重點收生的地方,學生人數大幅提升了近3成,現時已差不多1600名的學生,未來亦會朝這方面努力。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