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屢創新高之際,一場投機狂潮正悄然席捲市場,包括零日到期(當日到期)選擇權(0DTE)、迷因股、比特幣與高槓桿操作在內的交易行為大舉擴散,不少資深市場觀察家警告,這波熱潮與2000年網絡泡沫有諸多雷同之處。
據《巴隆周刊》報道,Evercore ISI首席市場策略師Julian Emanuel指出,FOMO(害怕錯過)情緒已明顯主導投資者行為,市場對人工智能(AI)的樂觀預期只是導火線之一。Emanuel透露,許多經歷過科技泡沫的資深股民近期都在問:「這次真的不一樣嗎?」
這波炒作風潮不僅限於專業投資者。Emanuel甚至提到一位曾在1999年辭去牙醫工作的朋友,當年轉職炒科技股,泡沫破滅後重回牙科診所。如今這位老友在進行根管治療之餘,重新投入比特幣交易。散戶熱情也是關鍵推力。根據市場數據,0DTE選擇權交易量近期明顯增加,吸引眾多投機客因成本低、槓桿高而每日入場博弈。許多投資者不再關心基本面,如企業盈餘、利率或政策變化,而是寄望「早盤搶紅單,午盤開香檳」。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風險訊號,是融資餘額與槓桿規模的迅速膨脹。根據Finra數據,美股保證金貸款總額在今年6月首度突破1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Emanuel警告,這種不計成本地留在市場的作法,在股市持續上漲期間看似無害,但一旦市場反轉,後果恐不堪設想。
此外,企業亦趁市場熱潮進行創新型資金操作。Micro Strategy近期推出第四次優先股發行,總額達25億美元,被形容為「比特幣版的美國國債」,年收益率最高達10%,新股票代碼為「STRC」。
多位專家指出,當前市場呈現的過度樂觀情緒,與歷次牛市頂峰前夕如出一轍。儘管保守派警告聲不斷,但選擇觀望的人正被遠遠拋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