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律師公會今日(28日)傍晚舉行「余叔韶紀念獎學金」頒獎典禮,本年度有三位新晉大律師獲選,計及將會頒發的獎學金,公會累計頒發近120萬元。公會主席毛樂禮感謝法援署及余叔韶後人的支持,在三方合作下為新晉大律師創造實戰機會,透過參與法援案件,獲資深大律師傳授處理刑事上訴的技巧,同時為有經濟困難的人士尋求公義,體現法治精神。
毛樂禮 : 維護刑事案件程序正義至關重要
毛樂禮又指維護刑事案件的程序正義至關重要,包括選擇法律代表、獲得公平審訊的權利等等,以確保司法制度公平有效地運作。他強調尋找法律代表及意見的權利非常重要,亦受基本法第三十五條保障。


三位新晉大律師聶天樂、陳曉姸及余承熹,在高等法院上訴庭副庭長、兼大律師公會余叔韶紀念獎學金常委會主席關淑馨手上接過獎狀。律政司司長林定國、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陳兆愷、高等法院上訴庭副庭長麥機智、上訴庭法官潘敏琦、法援署署長莊因東等等到場見證。
擔任典禮主持的大律師黃海榕及鄭煦喬,去年同獲「余叔韶紀念獎學金」,黃海榕分享得獎後獲法援署委派不同類別的案件,包括性罪行、串謀詐騙及洗黑錢等等,涉獵範疇甚廣,機會難得;鄭煦喬亦認同機會難能可貴,分享她除了參與案件聆訊外,亦獲委派上訴案件,形容對新晉大律師來說,在執業初期便能累積處理複雜案件的經驗,在資深大律師指導下分析案例及準備陳詞,有助日後專業發展。
楊余夏卿有意捐贈父親珍貴手稿
余叔韶是香港首名華人檢察官,更協助香港大學成立全港首間法律學院,1994年獲大律師公會頒贈終身會員榮銜,以表揚他對法律界的傑出貢獻。獎學金常委會委員之一、余叔韶的女兒楊余夏卿出席典禮時透露,有意向大學圖書館或私人圖書館,捐贈父親為不同法律座談會撰寫的筆記,希望透過這批珍貴的手稿,向外界分享父親處理刑事案件及庭上訟辯的獨特思路及心得。
大律師公會累計頒發近百萬元
余叔韶在2019年逝世,公會同年成立紀念獎學金,為大律師公會三大獎學金之一,至今共有14名大律師獲獎。公會與法援署合作,安排得奬人在資深大律師的帶領下,參與獲批法援的刑事上訴案件,其後奬學金常委會按個別情況,向每位得獎人發放最多20萬元奬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