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事》潘客印《器子》簡學彬分享心得

本屆紐約亞洲電影節「台灣璞玉單元」呈現台灣文化多元面貌,其中潘客印編導《我家的事》透過四位家人的故事,描繪家庭的愛與秘密,入圍本屆影展競賽單元。簡學彬執導《器子》則觸及器官移植買賣、暗網直播等社會現狀,反映社會階級的貧富差異。兩位導演25日親臨紐約進行分享。

《我家的事》是新銳導演潘客印首部劇情長片,入選2025年大阪亞洲電影節競賽單元。本片透過4名家人的故事,描繪家庭中的愛與秘密。國際影評稱讚本片「是當代家庭電影的出色範例,故事緊湊感人、演出實力堅強、社會觀察敏銳深刻,風格讓人聯想到日本名導是枝裕和作品《我的意外爸爸》。」

潘客印表示,越親密的家人,心中越有可能藏著一個不可告人的祕密。這個祕密將揭示這個平凡的台灣鄉間家庭裡,蘊含著非凡的愛。本片透過一個家庭的四段故事,從不同家人的視角,揭示了家庭的組成從來都不是理所當然的。這份平實而強大的愛,深藏在每一個家庭中。載浮載沉之際,他們共同交織出一片耀眼而暖心的風景。

潘客印表示,每一個家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秘密。這些秘密往往出自於家人對於這個家的愛與怨嘆。在接納、承受、犧牲、冒險之中,每位家人奉獻自己的人生,成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透過這部故事,期待觀眾能從不同家人的觀點,理解彼此在家庭裡的付出與承受。這份愛怨交雜的真摯感情,不只是存在於《我家的事》,也是每一個家庭裡的真人真事。

簡學彬執導《器子》,故事描述張孝全扮演的張其茂,女兒在三個月大時失蹤,疑似被販嬰集團偷走,妻子過度自責後自戕,他為追查真相反被誣陷入獄,出獄後查出女兒是落入活摘器官集團,成為被取走心臟的「器子」。他悲憤難當,對犯罪集團連翻展開以暴制暴的復仇行動。

《我家的事》北美首映7月26日1:30pm,地點:SVA Theatre。《器子》北美首映7月27日3:00pm,地點:SVA Theatre。

本報記者周靜然紐約報道

《我家的事》編導潘客印和《器子》導演簡學彬分享作品心得。

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