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繼去年創紀錄的雞蛋價格之後,美國消費者如今正面臨新一輪的食品通脹衝擊,這次的主角是牛肉。根據官方數據,牛肉零售價已創下歷史新高,部分品項的年漲幅超過 12%。然而,專家警告稱,與雞蛋市場不同,導致牛肉價格高漲的因素根深蒂固且極其複雜,短期內降價希望渺茫。
據CNN報道,導致此輪價格飆升的核心原因是美國國內牛隻供應的嚴重萎縮。根據美國農場局聯合會(American Farm Bureau Federation, AFBF)的數據,全國牛群規模已降至 74 年來的最低點。這背後是長達十年的結構性問題,包括持續的乾旱導致牧草枯竭,從而推高了飼料成本,嚴重擠壓了牧場主的利潤,許多人因此退出了這個行業。
在國內供應緊張的同時,市場動態也發生了顯著變化。一方面,儘管價格高昂,美國消費者對牛肉的需求依然強勁。另一方面,美國的牛肉出口量下降,而從阿根廷、巴西等國的進口量則顯著增加,以填補國內的供應缺口。富國銀行(Wells Fargo)的經濟學家將牛肉市場形容為「蠻荒西部」(Wild West),與供應鏈管理更為成熟的雞蛋市場形成鮮明對比。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行業巨頭和零售商正各自尋求應對之策。泰森食品(Tyson Foods)等主要生產商稱正經歷「有史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市場狀況」,而沃爾瑪(Walmart)等大型零售商則開始投資自建牛肉加工廠,試圖透過減少中間環節來控制成本。
展望未來,專家認為牛肉價格已接近本輪週期的頂峰。任何價格的回落,可能需要等待消費者因經濟壓力而減少需求。然而,需求的減弱又將使本已在微薄利潤中掙扎的牧場主處境更加艱難。整個行業正處於一個微妙的平衡點,擔心在價格不可避免地回落時,被套牢在高成本的牛隻上。
–
新聞來源:CNN
封面來源:Adobe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