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以色列南部沙漠中響起導彈襲擊警報時,艾哈邁德·阿布·加尼馬一家人趕緊跑了出來。他們順著泥土鑿成的台階,一步一步地從埋在3公尺深泥土下的一輛小巴士的窗戶擠了出來。
機械師阿布·加尼馬(Abu Ganima)從雇主那裡得到了一輛被拆成零件的廢棄巴士。他把它埋在自家院子裡,為家人搭建了一個臨時防空洞。阿布·加尼馬是以色列30萬貝都因人社群的成員,這個社群以前是個遊牧部落,散居在乾旱的內蓋夫沙漠中。

2025年7月2日,星期三,在以色列南部內蓋夫沙漠中一個未被承認的貝都因人聚居地——扎努格,兄弟姐妹們坐在一個開放式混凝土防空洞裡,模仿火箭彈和導彈襲擊警報器的聲音。 (美聯社/瑪雅·阿萊魯佐攝)
內蓋夫共存論壇(Negev Coexistence Forum)執行董事胡達·阿布·奧貝德(Huda Abu Obaid)表示,超過三分之二的貝都因人無法獲得庇護所。該論壇致力於在以色列南部推動貝都因人權益。上個月與伊朗爆發了為期12天的戰爭,飛彈威脅愈發嚴峻,許多貝都因家庭不得不利用現有材料搭建臨時避難所,例如埋入地下的鋼製貨櫃、卡車以及利用後的建築垃圾。
「當飛彈來襲時,你能看到它來自加薩、伊朗或也門,我們沒有罪,但我們是受害者。」55歲的阿米拉·阿布·奎德(Amira Abu Queider)說道。奎德是伊斯蘭教法(Sharia)的律師,她指著扎努格村(Al-Zarnug)的廣闊天空。札努格村是一個矮矮胖胖、水泥建築雜亂的村莊。
Al Zarnug 村不被以色列政府承認,也沒有垃圾收集、電力和供水等服務。幾乎所有電力都來自屋頂的太陽能電池板,而且該社區無法獲得建築許可。居民經常收到拆除令。

以色列南部阿拉德附近的一個排水涵洞中,一名貝都因人在臨時避難所準備茶水。他與社區裡大約100人共用一個避難所,以保護他們免受伊朗炮火的攻擊。 (美聯社照片/瑪雅·阿萊魯佐,資料圖)
約有9萬貝都因人居住在以色列南部35個未被承認的村莊。即使是居住在以色列「承認」地區的貝都因人,也難以獲得庇護。阿布·奧貝德說,以色列南部最大的貝都因人城市拉哈特有8個公共庇護所,可容納7.9萬居民;而附近的猶太城鎮奧法基姆有150個公共庇護所,可容納4.1萬居民。
有時,超過50人試圖擠進一個只有三平方公尺的移動式防空洞或地下卡車。其他人則擠在火車軌道下方用於疏導雨水的水泥涵洞裡,掛著床單試圖保護隱私。由於避難所距離太遠,有時人們不得不留下老人和行動不便的人。
據當地領導人稱,2023年10月7日,21名貝都因人遇害,6人被劫持為人質。阿布·奧貝德表示,在哈馬斯攻擊的第一天,包括兒童在內的7名貝都因人被飛彈炸死。雖然在與伊朗的 12 天戰爭中沒有貝都因人傷亡,但在2024 年 4 月伊朗襲擊以色列期間,一名貝都因女孩因飛彈彈片頭部嚴重受傷,這是僅有的平民傷亡之一。這起攻擊事件造成以色列境內超過1200人死亡,251人被劫持為人質。根據加薩衛生部統計,在以色列隨後對加薩的戰爭中,超過5.7萬名巴勒斯坦人喪生。加薩衛生部不區分平民和武裝份子。
7歲的穆罕默德·阿布·加尼馬從貝都因村的臨時避難所向外張望:一輛小型巴士被埋在地下,他試圖保護家人免受伊朗砲火的襲擊。 (美聯社/瑪雅·阿萊魯佐攝)
防空洞和防護室的工程標準詳盡而具體,規定了必須使用的牆壁厚度和防衝擊波窗戶的類型。自己建造防空洞的貝都因人知道,這些防空洞在直接命中時幾乎無法提供任何保護,但許多人表示,採取行動讓他們感覺良好。阿布加內馬說,在小巴里,警報聲消失了,這讓他的孩子們感到安心。「我們的防空洞不安全,」來自扎努格的醫療翻譯、單身母親納賈·阿博·斯姆漢說。她9歲的女兒嚇壞了,堅持要她們跑到鄰居家。鄰居家用一個巨大的廢棄卡車秤做了一個地下掩體的屋頂,儘管她們知道這不足以保護她們免受直接打擊。
2025年6月24日,一名居民參觀由以巴團體「站在一起」捐贈給以色列南部Khirbet Al-Watan貝都因人社區的防空洞。該社區的大多數村莊均未得到政府承認,他們使用臨時防空洞躲避伊朗飛彈。 (美聯社/Maya Alleruzzo,資料圖)
36歲的米亞達·阿布克韋德(Miada Abukweder)是紮爾努格(Al Zarnug)村的村長,該村尚未得到以色列承認。他說,當警報響起,警告導彈來襲時,「現場一片恐慌」。 「孩子們尖叫,母親們更擔心的是孩子,而不是自己。她們一邊尖叫,一邊想著孩子,肚子疼,害怕極了,哭喊著:『我們要死了,我們該去哪裡?』」阿布克韋德是該地區一個大家族的成員。
負責民事事務的以色列軍事機構「國土防線司令部」表示,防空洞由地方當局和業主負責。沒有地方當局負責未被承認的貝都因人村莊。 「國土防線司令部」表示,由於持續的戰爭,該司令部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協助包括貝都因人在內的當地社區建造數十個臨時防空洞。
2025年6月17日,居住在以色列南部富拉村的貝都因人加博亞一家聚集在用兩輛埋在泥土中的碎石卡車搭建的臨時防空洞周圍,以抵禦伊朗炮火的襲擊。 (美聯社/瑪雅·阿萊魯佐)
以色列的阿拉伯人——約佔全國1000萬人口的20%——是擁有投票權的公民,但經常遭受歧視。貝都因人是以色列公民,其中一些在軍隊服役,但他們是該國阿拉伯少數民族中最貧困的群體。阿布·奧貝德說,超過70%的人生活在貧窮線以下。
「人們根本就不想嘗試,成本太高,兩週後政府就來查封,說必須銷毀。」阿布·奧貝德說。
新聞及封面圖片來源: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