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16日)是DSE中學文憑試2025放榜,今年共有16位狀元誕生,是歷屆最多的狀元。保良局董玉娣中學超級狀元黃泓智和民生書院狀元李政今日(17日)接受電台訪問,黃泓智表示自己選擇讀醫是考慮到興趣和現實因素,香港科研氛圍不足影響學生選擇意欲,鼓勵學生找到自己的目標。
留港就讀期望體驗大學生活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黃泓智考獲7科5**成超級狀元,將選擇中大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黃泓智稱,因為這科有較多小班教學機會,不會考慮國外大學,認為只有香港的大學能體驗到大學典型的生活,如上莊、住hall(宿舍)等。





不善烹飪未有做廚師念頭
黃泓智從中三開始萌生做醫生的想法,因身邊的親人隨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退化,他發現自己讀書成績不錯,可以有能力去幫助到這類人。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日前寄語狀元可有多元職業出品,包括大廚等,而黃泓智父親本身任職廚師,被問到是否想當廚師時,黃泓智稱自己不善烹飪,亦因父親職業而得知做廚師十分辛苦,故未有當廚師的念頭。他亦表示每個人都有自己志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可以。
民生書院狀元李政考獲6科5**,對於自己M2只有5*感到失望,他選擇入讀城大獸醫的原因,是因為自小喜歡動物,小時候想做動物園管理員,長大後才慢慢了解獸醫這一職業,從小學開始已立下目標。
國外科研生態圈較好 揀科會考慮現實因素
對於考獲高分的同學普遍都選擇讀醫,較少人選擇往科技方向發展的現象,黃泓智表示在香港做科研不是最好的選擇,國外的生態圈較好,而大家對醫生、律師又有根深柢固的印象,香港的科研氛圍未成熟到能吸引同學入行;李政則表示,大家未必因為考到狀元才選擇讀醫,而是因為本身的志向就是做醫生,才會努力讀書考到高分。
被問及揀科時有沒有考慮到入息、社會地位等因素時,黃泓智稱有考慮,最好是所有因素都能達至理想水平,同時能符合自己的興趣,但考慮的首要因素是個人興趣。李政表示,在香港生活一定會考慮到相關問題,所以自己都是找尋興趣和未來事業方向交叠的位置。
讀書全靠自己 最重要有方向和目標
至於有關讀書的問題,李政稱家人不會干涉他溫習,學校讀書氣氛濃厚,朋友間會互相督促溫習。而黃泓智家人也不會催促他溫習,自己亦沒有補習,在疫情時自己整理筆記時發現適合自己的讀書方式。他稱小時候喜歡看英語的遊戲片段,慢慢培養了語感,自己亦曾在中三時預先看高中書本先了解內容。
李政認為讀書最重要自己肯去讀,有方向和目標,暑假想體驗更多和動物接觸的活動。黃泓智則表示,會先利用暑假這段時間好好休息和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