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勞工部週二公布數據顯示,由於特朗普總統大舉加徵關稅,導致食品、服飾、家具與家電等各類商品成本上升,6月消費者物價年增2.7%,創下自2月以來最高漲幅,高於5月的2.4%。按月計算,6月價格比5月上漲0.3%,明顯高於前一個月的0.1%。
這波惡化的通脹趨勢對特朗普構成政治挑戰。他在競選時承諾立即降低物價,但實際上卻在一連串動盪的關稅政策中來回操作,令企業與消費者震驚。儘管如此,特朗普仍堅稱美國「幾乎沒有通脹」,並試圖施壓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降息。
然而這份通脹報告反而增強了聯儲局按兵不動的可能性。鮑威爾已表明,他希望先觀察特朗普關稅對經濟的影響,再決定是否降息。
撇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6月核心通脹年增2.9%,高於5月的2.8%;月增0.2%。經濟學家普遍密切關注核心物價走勢,因為它能更準確預示通脹的走向。
這波通脹升溫來自多項商品價格齊漲。僅在5月至6月,汽油價格上漲1%,食品雜貨上漲0.3%,家電價格連續第三個月上揚。玩具、衣服、音響設備、鞋類與運動用品也全線漲價,這些產品多為進口。
資產管理公司AllianceBernstein首席經濟學家溫諾格(Eric Winograd)指出:「我們開始看到關稅導致的通脹壓力零星浮現。」他補充說,耐久財價格年比轉為上升,是近三年來首見。
不過溫諾格也指出,疫情後大幅推高的住房成本開始降溫,有助於抑制整體通脹。6月租金年增3.8%,是自2021年底以來最小漲幅。溫諾格說,「如果不是因為關稅的不確定性,聯儲局現在早就降息了,問題是是否還會有更多關稅來襲,而聯儲局顯然認為還會有,許多經濟學家也是這麼看。」
儘管如此,也有部分商品在6月降價,包括新舊車輛、旅館房價與機票。隨著來美國的國際旅客減少,旅遊價格近月普遍走跌。
圍繞特朗普關稅的政治角力愈演愈烈。這場對決的輸贏,終究取決於美國民眾如何感受自身生活成本,並判斷總統是否兌現其2024年選舉承諾──幫助中產階級。
白宮反駁報告指出關稅造成負面影響的說法,指出儘管汽車被課徵25%關稅、鋼鋁被課徵50%關稅,但新車價格仍然下降。此外,儘管6月服飾價格短期反彈,但仍比三個月前便宜。
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發文宣稱:「消費者物價很低,現在就該降息!」
對民主黨議員來說,這份報告證實他們過去數月來的警告──特朗普的關稅戰恐重燃通脹。他們週二表示,隨著特朗普近一週陸續公布的新一輪高關稅政策,民眾將面臨更痛苦的價格壓力。
馬薩諸塞州聯邦參議員伊莉莎白˙華倫(Sen. Elizabeth Warren, D-Mass.)指出:「那些聲稱特朗普關稅戰沒有造成影響的人,看看今天的數據。美國民眾依然為食品與房租發愁,現在食物與家電價格又開始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