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曾維燊
圖:美聯社
國政府日前終止與墨西哥長年簽訂的番茄貿易協議,未來將對墨西哥進口番茄徵收17%關稅,此舉可能迅速推高全國超市及餐廳的番茄價格。不過,加州史坦尼斯勞縣(Stanislaus County)一名小型農夫認為,對本地直售農場影響有限。
羅雷泰利(Bill Loretelli)一家在Riverbank經營家族農場逾四十年,農場每年種植約5,000棵番茄,包括提子番茄、車厘茄及傳統品種。他強調,所有產品均於本地泥土栽種,並直接在自家攤位出售,不經國際運輸,關稅調整對其售價無直接影響。
「我們做這門生意已經四十幾年,客人直接來我哋度買,唔關進口事,」羅雷泰利說。
然而,他名下的另一項業務則可能受累。他同時經營一間小型供應公司,為約20間墨西哥餐廳及流動餐車提供番茄產品。該批貨品主要依賴進口,價格預計將顯著上升。他估計,這些餐飲客戶未來採購成本可能增加三至四成。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 Davis)經濟學教授西蒙諾夫斯卡(Ina Simonovska)表示,影響程度取決於地區與供應來源,「如果關稅加幅為20%,零售價格亦可能上調20%。不過加州本地農產品充足,北部各州受衝擊會更明顯。」
至於新關稅是否能吸引更多消費者改向本地農場購買?羅雷泰利認為變化不大。「老實講,會嚟嘅早就嚟咗,」他說,「希望現時支持我哋嘅人可以繼續支持,因為像我哋咁嘅家族農場已經唔多。」
近年食品價格波動頻繁,愈來愈多人考慮直接向本地農場購買蔬菜。這種方式除了能保證新鮮,亦有助減少中間成本,使消費者受惠,同時支持本地農業。部分家族經營的農場,例如加州中部一帶,會設有攤位,將番茄、粟米等農產品直接出售予社區居民,價格往往較穩定。
當然,是否划算亦視乎地理位置及交通便利程度。如果住在農場附近,直購不但省錢,亦可建立與生產者的信任關係;但若需長途駕駛,成本可能與市價相若。長遠而言,建立穩定的本地農業網絡,或可減低對進口供應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