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3個月,美股從4月的大幅拋售震盪回升至歷史新高。如今,交易員們正拭目以待:美國企業的「成績單」能否匹配股市已定價的樂觀情緒?
事實上,市場預期並不高:華爾街正準備迎接2023年中期以來最疲軟的財報季。彭博情報數據顯示,分析師預計標普五百指數成分股二季度利潤同比增長2.5%;11個板塊中,有6個預計出現利潤下滑;同時,該指數全年增長預期已從4月初的9.4%降至7.1%。
儘管盈利預期下滑,且企業需應對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但標普五百指數仍處於歷史高點附近。較低的預期反而讓企業更容易實現超預期表現。彭博情報策略師吉娜.馬田.亞當斯和溫蒂.宋表示,從近期企業指引來看,公司很可能輕鬆超越這些保守預期。
財報季本周拉開帷幕:16日,摩根大通、花旗集團、貝萊德等金融巨頭將率先發布財報;下周,JB亨特運輸服務公司、網飛等重量級企業也將跟進。
關稅本應擾亂供應鏈並推高成本,市場觀察人士認為這會拖累美國企業盈利。然而美國銀行分析師安德魯.奧賓(Andrew Obin)近期牽頭的行業調查顯示,目前尚無明顯證據表明關稅導致需求大幅萎縮,且自多項嚴厲關稅宣布後又暫停以來,宏觀經濟狀況也未出現大幅反彈。
分析師預計,標普五百指數成分股公司的淨利潤率將降至2024年一季度以來最低水準(此前已連續5季攀升)。不過這一下降可能是暫時的。測算顯示,利潤率將在下一季度及至少到2026年底回升。要實現這一預期,企業可能需要削減成本或加速AI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