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約車/Uber/滴滴/高德/TADA/的士/的士車隊】網約車規管方案正式「出爐」!運物局擬不限網約車司機數量,司機經考試可取得5年許可證;網約車車齡不得超過7年、須買商用車第三者保險,當局計劃限制車輛數目,實施總量控制,但暫未有最終方案;網約車平台則設入場門檻,必須是香港註冊公司有營運經驗、資本投入及財力證明,當局考慮每個網約車程繳交徵費,並按旗下車輛數目繳交平台牌照費。
文件將於本周五(18日)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上討論,運物局爭取今個立法年度完成立法,預計明年上半年敲定更多細節安排,及向立法會提交相關附屬法例。
的士司機毋須考核 可申請駕網約車
網約車司機數量不設限,但必須年滿21歲、持有駕駛執照最少1年,申請牌照前5年內無嚴重交通定罪記錄,並需通過指定考核。現時擁有的士駕駛執照的人士毋須再作另行考核,便可以向運輸署申請取得駕駛網約車的資格。
可註冊多於一個網約車平台
網約車必須以個人名義登記,申請許可證時車年齡不得超過7年、須購買商用車的第三者責任保險,亦要每年驗車,許可證有效期為1年,不得轉讓但可續期,最多5年。網約車更可向多於一個網約車平台註冊,並接受由不同平台安排的行程。
網約車平台牌照有效期為5年,同樣不得轉讓,運輸署會就持牌平台服務作中期評核,決定是否延長有效期。平台亦必須是香港註冊公司,在香港常設行政人員及辦事處,每間公司只可持有一個網約車平台牌照,就旗下車輛及司機作盡職審查,更要監察司機服務質素,設立處理投訴機制及司機服務評分系統。任何人如沒有持有有效的牌照而提供網約車平台服務即屬違法,可被處監禁及罰款。





平台可因應市場情況自訂車費
平台持牌人必須確保旗下提供網約車服務的車輛和司機持有合法牌證,如果平台安排無牌的車輛或司機接載乘客,不單須負上刑責被處監禁和罰款,亦屬違反牌照條件,視乎個案的嚴重程度,運輸署可暫停或取消其平台牌照。
營運規定方面,平台可因應市場情況自訂車費,但須於行程開始前讓乘客知悉收費安排,亦不得就旗下網約車及司機向其他平台註冊作出限制,當局更建議平台須確保營運資料收集、傳輸及儲存的方式符合所有本地法例,並將相關資料儲存於本港。當局考慮每個網約車程向平台徵費,並提供資源用以支援的士行業提升其服務質素,促進行業持續發展,從而惠及市民。
運物局:網約車量須有總量控制
運物局表示,整個框架設計有四方面的考慮,以乘客為首位,必須做到以民為本、安全出行;讓司機有更多元的選擇及多一些生意,讓市民坐車時感到安心;為的士及網約車平台提供良性競爭;最後是確保道路管理有序,故網約車量必須有總量控制。
運物局又引述交諮會及運輸署委託顧問研究數據顯示,目前每日個人化點對點服務使用人次達88萬,當中的士佔69萬人次、網約車佔19萬人次,比例約為八比二,每5程車有1程是由網約車提供服務,亦有超過七成的受訪的士司機有透過網約渠道取得訂單,其載客行程中約三分之一是透過網約渠道取得,而其餘行程的乘客則是直接在街上截車。
當局認為現時社會上對網約車服務有一定的需求,但的士服務依然是個人化點對點交通服務的主要提供者,而網約車則擔當輔助角色,且的士司機的主流客源仍然是在街上直接截乘的乘客,反映的士有其獨特的營運優勢。
網約車與的士之爭纏繞逾10年,行政長官今早(15日)直言「網約車問題複雜,但不應再拖」,又提出規管網約車7大原則,包括規管平台營運、車輛要求、司機資格、保險要求等,強調須營造網約車與的士共存的環境。
記者:郭詠欣
相關新聞:
網約車︱運物局下午提交立法建議 李家超:問題不得再拖 定七大原則確保的士與網約車共存
網約車︱消息:司機須考試、牌照為期5年 擬向網約車平台收指定費用回饋的士業
大棋盤|網約車數量設限防壟斷 免反噬司機生計 消息人士:慎防現有平台變「哥斯拉」
大棋盤︱Uber覆核案助提速規管網約車 消息:立法另發新牌照 數量設限額料中間落墨
大棋盤|網約私家車勢合法化 的士牌主「恐慌拋售」 憂跌穿200萬大關
網約車規管︱政府:爭取7月內向立法會簡介規管方案 平台須負擔「盡職審查」責任
的士業屢揚言行動 李家超提4大立場:業界要重視社會負面評價自我改善 回歸理性避免「被騎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