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都|邵家輝倡主動為海外家族辦公室進行配對 明確展示參與機遇

近年特區政府大力推動招商引資的工作,包括加強與東盟、中東等國家的經濟聯繫。有議員建議當局主動為海外家族辦公室與北部都會區發展項目進行配對,明確展示參與機遇,吸引資金投入。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今日(15日)出席立法會工商及創新科技事務委員會透露,過去兩個月有逾10家產業方有興趣投資北部都會區。

邵家輝倡海外家族辦公室與北都項目對接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表示,近期不少海外家族辦公室來港,但本地發展商對北都投資(計數)持審慎態度,他建議當局主動為海外家族辦公室與北部都會區發展項目配對,明確展示參與機遇,吸引資金投入。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資料圖片
自由黨立法會議員邵家輝。資料圖片

 

行會成員、立法會議員廖長江。資料圖片
行會成員、立法會議員廖長江。資料圖片

 

民建聯會計界議員黃俊碩。資料圖片
民建聯會計界議員黃俊碩。資料圖片

 

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資料圖片
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資料圖片

 

逾10家企業表投資意向

劉凱旋表示,署方正與發展局及北部都會區辦事處緊密協作,針對創科園區、物流園區等重點領域推進產業對接,透露過去兩個月有逾10家產業方有興趣投資北部都會區。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補充,當局正透過全球投資網絡,加強與各地政府、商會及團體聯繫,為企業落戶香港提供支援。

當局冀3年內不少於200家族企業落戶

民建聯會計界議員黃俊碩表示,投資推廣署過去多年的工作十分扎實,吸引逾千家企業來港或擴展業務,創造逾15,000個就業崗位,他提及企業來源地前五名,分別為中國內地、美國、英國、新加坡及加拿大,反而一帶一路經濟體,尤其是中東、東盟國家的佔比未有顯著提升,關注當中會否有文化差異,導致他們卻步,並關注當局會否新的政策,以推動家族辦公室的發展。

陳百里表示,過去數年本港與中東、東盟國家的貿易量實現雙位數字的增長,故他認為當局就帶動企業進入市場的工作做得相當好。至於在吸引企業來港方面,約15%來自一帶一路經濟體,當中一半是東盟國家,另有七分之一來自中東國家。家族辦公室方面,當局希望在2022至2025年間吸引不少於200間家族企業落戶,有信心可以在這方面達標。

推動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 強化大灣區供應鏈聯動

行會成員、立法會議員廖長江關注香港建設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的工作,他肯定當局過去在倉儲建設方面的成果,強調香港需結合大灣區思維發展,舉例前海等內地城市正積極布局大宗商品市場,詢問局方如何發揮本港「超級聯繫人」角色,構建大灣區供應鏈生態。

陳百里表示,當局會繼續協助倉儲營運商落戶香港,並以「多對多」模式為倉庫運營商配對資源。至於與大灣區城市的聯動,他指局方通過大灣區聯絡小組與內地城市聯合推廣,向全球宣傳香港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及「八大中心」優勢,吸引企業與投資者。他續說,所有駐外經貿辦均設專項小組,負責識別合適的人才、企業和資金到香港參與大宗商品交易生態圈的投資。

記者:黃子龍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