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預算案提出預留10億元成立人工智能研發院,立法會今日(14日)討論有關事議。會上多名議員關注10億元是否足夠,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指,人工智能是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希望研發院可以成為推動香港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引擎,雖然10億元太少,但不能夠不做,相信只要適當用好資源、用好人才,亦可以發展得很好。
政府計劃研發院以政府全資擁有的有限公司形式運作,設董事局和行政總裁,為有序落實研發院各部門的設置,當局建議先成立一個由行政總裁及主要人員組成的核心行政小組,同時透過公開招聘,分階段增聘員工,預計運作首一至兩年的員工數目約為50人。
孫東表示,如建議獲委員同意,計劃於本財政年度內尋求財委會的撥款批准,使用預留的10億元,以期盡快成立公司、委任董事局、招聘行政總裁及其他主要人員等,讓「研發院」最快於2026/27年度內正式投入運作。




孫東:研發院須有一定收入能力
選委界陳紹雄表示,期望研發院能統領作用,成為「武林盟主」,不過他關注政府希望研發院的功能為何。孫東指,當局希望研發院能起「統領作用」,又稱10億元對比內地動不動20至30億元的投入當然有些捉襟見肘,不過根據現在的情況,「有這麼多錢,就盡量去辦好這件事情」。他指研發院的使命是與政府、大學及研發機構等推進香港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研究、為政府提供有助於推動香港人工智能發展的建議,同時促進香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國際交流合作及匯聚世界級人才,以及加強社會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及提升素養技能。
金融界陳振英詢問,政府如何確保研發院能持續營運。孫東坦言10億元太少,北京、上海這些地方都比香港投入更多,「但香港現在就這個情況,你除非甚麼都不做,但總得要做」,財政問題無疑為研究院帶來更多挑戰,但相信挑戰與機遇並行,「錢是重要的,但錢也不是萬能」,相信只要適當用好資源、用好人才,亦可以發展得很好。他又提到研發院創造收入當然重要,當局會確保有一定收入能力,但不需要百分百由自己創造,因為若能百分百自己創做,就不算是公營機構。
記者:林彥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