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特朗普週一開始告知貿易夥伴—,從日本、韓國等主要供應國到一些較小的國家,美國將自8月1日開始大幅提高關稅,這標誌著他今年稍早發動的貿易戰進入新階段。
目前為止,特朗普已向14個國家發出信函,其中包括塞爾維亞、泰國和突尼西亞等對美出口規模較小的國家。信函中暗示了進一步談判的機會,但同時也警告,任何報復措施都將遭到同等的回應。
《路透社》(Reuters)報道,特朗普在他旗下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布的致日本和韓國的信函中表示:「若出於任何原因,貴國決定提高關稅,那麼,無論你們選擇提高多少,都將會疊加在我們收取的25%關稅之上。」
針對外國商品向美國進口商課徵的較高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關稅不會與先前宣布的針對汽車、鋼鐵和鋁等特定行業的關稅合併計算。
這意味著,例如,日本汽車的關稅將維持在25%,而不會像特朗普某些關稅措施那樣,在現有25%的汽車業關稅基礎上,再加上新的對等稅率,從而攀升至50%。
自特朗普於四月發動全球貿易戰以來,各國一直在爭分奪秒與美國達成協議。這場貿易戰已擾亂金融市場,並使各國政策制定者倉促應對,以保護本國經濟。
特朗普週一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將原定於週三到期的談判截止日期延長至8月1日,這讓貿易夥伴們再次獲得喘息機會。
特朗普對他威脅要大幅加徵的關稅,數月來與各國的談判結果一直讓全世界捉摸不定。
對韓國的稅率與特朗普最初宣布的相同,而對日本的稅率則比4月2日宣布的高出1個百分點。一週後,他將所有所謂的對等關稅上限定為10%,直到週三為止。迄今僅與英國和越南達成兩項協議。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ia Society Policy Institute)副所長溫迪‧卡特勒(Wendy Cutler)表示,特朗普對美國兩個最親密盟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這令人遺憾,但談判仍有取得突破的時間。
卡特勒說:「雖然這消息令人失望,但並不意味著遊戲已經結束。」
特朗普表示,美國將對來自突尼西亞、馬來西亞和哈薩克的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對南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徵收30%;對印尼徵收32%;對塞爾維亞和孟加拉徵收35%;對柬埔寨和泰國徵收36%;對寮國和緬甸徵收40%。
韓國表示,計劃加強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並認為特朗普自8月1日起課徵25%關稅的計畫,實際上是延長了實施對等關稅的寬限期。
該國產業部表示:「我們將在剩餘時間內加緊談判,以達成互利共贏的結果,迅速解決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
南非總統西里爾‧拉瑪佛沙(Cyril Ramaphosa)表示,美國課徵30%的關稅是不合理的,因為有77%的美國商品進入南非是免關稅的。拉瑪佛沙的發言人表示,其政府將繼續與美國接觸。
▍本報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