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里活和威尼斯遊民人數下降 但貧民窟沒有

洛杉磯訊

蘭德公司最新報告指出,去年賀里活和威尼斯的無家可歸者營地數量顯著減少,但沒有帳篷、車輛或臨時住所的「露宿街頭」人數卻依舊維持穩定。

《洛杉磯時報》報道,蘭德公司研究三個地區無家可歸者總數總體下降15%,達到該計畫自2021年啟動以來的首次下降。但荷里活和威尼斯的下降幅度分別為49%和22%,被貧民窟9%的成長部分抵銷。

洛杉磯貧民窟(Skid Row)。洛杉磯時報

報告作者指出,公共政策增加永久性和臨時性住房,市長巴斯「內部安全」計劃可能產生積極影響。

去年12月進行的統計顯示,「露宿街頭」人數約佔無家可歸總人口的40%,帳篷不再是洛杉磯無家可歸者的典型生活方式。

這些發現與洛杉磯無家可歸者服務管理局3月發布的一份初步結果一致。原始統計數據顯示,該局預計全縣無庇護所無家可歸者人數將下降5%至10%。洛杉磯縣衛生局宣布將於7月14日公布最終統計結果。

該報告發現,荷里活遊民人數急劇下降與去年在開展的一系列「內部安全」和名為「荷里活2.0」試點計畫努力有關。但據估計,貧民窟的無家可歸人口不減反增。伴隨此次統計的人口統計調查發現與「露宿街頭」人數增長相關的令人不安趨勢。受訪者表示,在同個地點停留時間縮短了。

整體而言,三個地區91%的受訪者表示有意獲得住房,只有38%的人在候補名單上。僅有13%的人獲得支持性住房,39%的人獲得集體住房。接受住房的人數不到一半。62歲以上人口和月收入低於99元族群尋找住房的可能性明顯低於年輕人或高收入者。

報告強調三個地區間的差異。威尼斯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教育程度、社會安全和殘障福利的發放率以及收入水平略高,更有可能就業。

與其他地區相比,貧民窟的無家可歸人口年齡則較大,女性和非裔比例也較高,工作可能性較小,心理健康、身體健康和藥物使用可能性較大,在同地點居住三年或更長時間的可能性較大,遭執法人員或有住房居民強制搬遷的可能性較小。剩餘帳篷營地中,八成位於貧民窟。露宿街頭的趨勢可能會進一步加重服務提供者和外展團隊的壓力,因為他們的客戶流動性更強、更脆弱,而基於營地的住房計畫的有效性也會降低。

南加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