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上市熱料惠及二線會計師行 致同:新股業務市佔率有望轉趨平衡

在「先A後H」上市熱潮下,第二線(Second Tier)會計師行有望從中受益。致同香港審計主管合夥人及人與文化主管合夥人吳嘉江表示,以往四大會計師行較少做A股公司生意,此便流入第二線會計師行的手中,故如果A股來港上市時,或會採用原有會計師行,此或將令會計師行業的新股業務市佔率轉趨平衡。

本報按港交所(388)披露的資料統計,今年上半年共有50間A股公司提交香港上市申請,當中16隻新股由安永作為申報會計師;畢馬威及德勤各自有9隻;深陷中國恒大(3333)財務造假風波的羅兵咸永道只有1隻。至於第二線會計師行方面,立信德豪、致同及天健國際分別有4間、3間及3間。

除四大外 僅兩行較有實力

致同為今年上半年全球最大新股寧德時代(3750)的獨立核數師及申報會計師,而自2015年起,致同一直為其提供協助內地上市等服務。他提及,如果A股公司現時聘任的第二線會計師行,其香港分行沒有能力協助籌備香港上市事宜,A股公司仍須更換會計師行,因而「這個市場是很小眾(niche),除四大之外,只有約兩間是真的比較有實力去做」。

鼓勵有條件A股快來港上市

他透露,該行現時的新股客戶數量,較2020年、2021年等正常年度至少增加兩、三倍。他直言,現時才想或才公布來港上市的A股公司,可能已經遲了一點,但會繼續鼓勵合資格、有條件的A股公司快來香港上市,「趁着政策紅利仍在」,又預計至少近兩年「A+H」上市肯定陸續有來。

被問及會否有不適合申請香港上市的A股,他表示A股分為3個檔次,包括市值1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以下;100億至1000億元;1000億元以上。其實很多A股都是100億元市值以下,而簡單來說,要視乎其企業管治、內部控制和合規性;另市值較細的公司可能未必很適合,因為其會選用較為細的會計師行,或需時重新審核財務資料。

他續指,在現時上市規則下,合資格的A股會再加快上市審批,其中一個條件就是100億元市值,故低於100億元市值的公司肯定排隊時間較長,而市值100億至1000億元市值的A股公司「應該是重點」,因為其數量多。

相關文章:港交所放假照聯絡投行 做事模式與內地相似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