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網民放工在沙田發現一地紅色怪蟲,她拍照後好奇搜尋,竟發現怪蟲原來是被稱為「紅蝽」的害蟲,其黏液可能引致嚴重過敏反應,本港曾有小童被紅蝽咬後須入ICU,目前7月至8月間,正是這種紅色怪蟲的繁殖旺季。
她在社交平台Threads分享事件,呼籲大家留意小心,有住在沙田、大圍、元朗及天水圍的網民亦紛紛留言報告,近日在區內亦發現紅蝽的蹤跡。
紅色怪蟲肆虐元朗沙田大圍 黏液或引致嚴重過敏反應 曾有小童被咬須入ICU 專家教以下應付方法:↓↓↓↓
























有女網民在前日(6月29日)在社交平台Threads發帖表示:「啱啱喺沙田,一收工見成地都係,好奇search下,點知…」。
樓主發布的相片看到地上一堆紅色怪蟲,圍聚在一起,「仲要5-6堆,幾十隻喺條路到。」她說具體發現地點「喺沙田市中心,紅十字捐血中心,希爾頓嗰頭」。
樓主:早幾年有小朋友畀佢哋咬,入咗ICU
她上網搜尋後發現該紅色怪蟲,原來名叫紅蝽(又名離斑棉紅蝽/赤星蝽象)的農作物害蟲,食環署在過去曾表示,紅蝽的黏液有可能引致嚴重過敏反應。
樓主又發現,過往本港曾有小童因被紅蝽咬到,出現嚴重過敏須入深切治療部,她知悉後感到震驚,「真係X出聲,原來早幾年有小朋友因為畀佢哋咬,入咗ICU。」
「啱啱開始蒲頭,7-8月最熱先係旺季」
樓主指出,自己「喺沙田返咗兩年幾工,第1次見佢哋出沒」,紅蝽「依家先啱啱開始蒲頭,佢地7-8月最熱先係旺季」,「再熱啲先到高峰期。」
由於木棉樹的木棉為紅蝽的主要食物,樓主提醒網民「經過多木棉樹嘅路,開遮行穩陣啲,真係咬到,就清水沖洗,盡快睇醫生」。
網民紛紛留言指發現紅蝽的蹤跡,有大圍網民表示:「啱大圍見到,紅色都警嚇叫人唔好掂佢。」有沙田網民說:「禾輋隔離間中學外面都見過。」
有元朗網民亦說:「係元朗到見過,乜完來咁毒架。」
天水圍網民:成個洪水橋都係呢啲紅色蟲 無窮無盡…
有天水圍網民更拍片現場直擊街上有大堆紅蝽「無窮無盡」:「諗住落街放下狗,成個天水圍洪水橋都係呢啲紅色蟲,行幾步路就一堆。」
「畀人踩扁咗就會有新嘅一堆圍住啲屍體,再俾人踩扁就會再多啲圍住啲屍體,無窮無盡……我行條路起碼超過100堆。」
樓主綜合網民報料表示:「由禾輋到沙田市中心至大圍都有,OMG。」有網民指「佢哋食木棉樹D棉花,只要有棉花飄到既地方,都有機會出現。」
康文署曾噴灑殺蟲水防大量繁殖
資料顯示,康文署以往曾在部分地區噴灑殺蟲水,以防止紅蝽大規模繁殖。食環署曾表示,紅蝽主要被視為農作物的害蟲,但未有證據顯示有礙公眾衛生。如不慎接觸到紅蝽的黏液,應立即用水清洗;敏感性皮膚或身體健康狀況較差的人士若接觸到黏液,會有機會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應立即求醫。
香港昆蟲學會副會長陳濤接受《東張西望》訪問時,教授市民若遇到紅蝽爬上身時如何應付,他指出,紅蝽不會主動攻擊人,若拍打牠,可能令紅蝽釋放出一些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或會令部分人產生過敏反應。若被紅蝽爬上身,可以拿一張紙或樹葉,放在紅蝽前面,紅蝽便會自動爬到紙或樹葉上,離開人。
來源:k.yoyo.04@Threads
同場加映:沙田民居牆身現「詭異怪蟲」 街坊:多到喊!小心XX被啃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