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借全運會宣傳谷票?政黨看淡成效

立法會換屆選舉12月7日舉行,選民登記6月2日截止,近期多名問責官員輪流落區宣傳,協助市民登記。官方尚未公布選舉提名期,政圈估計不遲於10月中展開,適逢今年11月第十五屆全運會舉行,香港有份主辦,政府早前表示正研究將兩項活動的宣傳工作一同進行,相信成效會更顯著。不過多名政黨中人卻不看好,並形容今年選民登記氣氛「平靜」。

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上月在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表示,相信兩項盛事「彼此都有對方元素」,可在關注全運會的同時,帶出立法會選舉的重要訊息,合併宣傳可相得益彰。

政府官員近期頻頻落區宣傳選民登記。(陳茂波fb圖片)
政府官員近期頻頻落區宣傳選民登記。(陳茂波fb圖片)
政府官員近期頻頻落區宣傳選民登記。(陳茂波fb圖片)
政府官員近期頻頻落區宣傳選民登記。(陳茂波fb圖片)
政府官員近期頻頻落區宣傳選民登記。(卓永興fb圖片)
政府官員近期頻頻落區宣傳選民登記。(卓永興fb圖片)
政府官員近期頻頻落區宣傳選民登記。(政制局fb圖片)
政府官員近期頻頻落區宣傳選民登記。(政制局fb圖片)
政府官員近期頻頻落區宣傳選民登記。(麥美娟fb圖片)
政府官員近期頻頻落區宣傳選民登記。(麥美娟fb圖片)

地區人士:選民登記氣氛「平靜」

不過有直選經驗的政黨中人直言,兩者一同宣傳對投票氛圍和投票率「無用」,因為即使與提名期無衝突,全運會舉辦時期也覆蓋了選舉早期宣傳的時間;加上各黨派地區樁腳可能會做全運會義工,反而令政黨可用人手變少,黨內亦正籌謀宣傳策略。另一政黨中人亦指,不認為兩項活動有直接關係,站在議員角度,一定歡迎全運會項目在港舉行,但對提高選舉氣氛未必有用。也有議員稱,以全運會活動層次,本身不需要議員出席「抬轎」,更何況去到臨近選舉時期,政府未必想間接提供一個選舉宣傳機會給個別黨派或議員,免招「偏幫」嫌疑。

有經常落區的議員向筆者反映,今年選民登記工作氣氛不算特別熱烈,甚至可用「平靜」形容,協助處理的個案主要是技術性登記為主,即更改地址、新移民剛合資格投票等,問責官員接連落區,相信亦是「常規交功課」,顯示政府有積極推動選舉工作。該人指,經歷2021、2023年兩次大型選舉,愛國陣營可動員登記的力量已差不多「谷盡」,難有大突破。

上屆立選是改制下首次大型選舉,在政府和愛國陣營力谷下,直選投票率為30.2%,建制研判基本盤已盡出;前年區選,政府更鋪天蓋地宣傳,投票率為27.59%。有議員估計,年底立選投票率與區選相若甚至略低,認為會參與投票的選民「都係得咁多」,若無特別政治議題,即使找到更多人作選民登記,總數也不會有太太改變,又打趣稱:「如果今次(投票率)比上次多好多,咪證明上次無盡到力囉!」

有選舉經驗豐富的政黨人士分析,上屆立選由於仍有個別「非建制派」參選,為總投票率「貢獻」約2個百分點;前年區選,類似路線人士已無法取得足夠提名入閘,預料未來選舉會延續類似狀況,但相信這已非當局最關注的議題。

立法會議員楊永杰認為,如政府可將兩項活動「crossover」宣傳,令更多市民留意,未嘗不可,地區樁腳做義工對政黨社團人手的影響相信很有限。他以區選為例,政府搭配「夜繽紛」宣傳效果不錯,而市民投票意欲取決因素有許多,但豐富一下宣傳元素總非壞事。

選舉改制後,當局一貫稱沒有投票率硬指標,但在實際操作層面,有關方面的地區工作部門當然照舊落力催谷,屬工作績效之一。有建制中人認為,與其把焦點放在投票率,不如多邀請有能者擔任議員,對提升議會認受性可能更有幫助。

聶風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