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大夥環團推YouTube頻道 將知識變「看得懂」指南吸年輕人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學生事務處與綠色環保機構「氣候工匠」合作的YouTube頻道《地球夢工廠》上月底已正式啟播,為一個包含跨界環保溝通元素的頻道,結合了學術研究、企業案例與社會文化,將可持續發展知識轉化為大眾「看得懂、做得到」的行動指南,助年輕一代與社區共同參與建設綠色地球。

《地球夢工廠》以氣候變化、建立韌性社區、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由香港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學生事務總監及高級講師劉鋭業,以及「氣候工匠」聯合創辦人梁珮儀擔任主持,透過和嘉賓的輕鬆對話與專業分析,聚焦於香港本地及全球的環保議題,傳遞如何減輕氣候變化影響及建立韌性社區的實用建議。

(左起)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學生事務總監及高級講師劉鋭業博士、「零剩研究所」及「日日有餘」共同創辦人覃必添及氣候工匠聯合創辦人梁珮儀。
(左起)理大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學生事務總監及高級講師劉鋭業博士、「零剩研究所」及「日日有餘」共同創辦人覃必添及氣候工匠聯合創辦人梁珮儀。

首季節目涵蓋5大主題

首季節目共有5集及涵蓋5大主題,以粵語呈現每集約20分鐘的節目,從不同角度剖析可持續發展的挑戰與機遇,每集節目亦會邀請不同嘉賓,通過真實故事與專業分析,在衣、食、住、行上討論如何減輕氣候變化影響、實行綠色生活的實踐及建立韌性的社區。

觀眾可從節目中了解可持續發展及氣候行動的重要性,並啟發他們從自身生活中實踐環保行動。無論是支持本地農業、選擇有機食品,還是參與推動循環時尚與綠色建築,都能從頻道中獲得具體實用的建議。

施耐德電氣(香港)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及策略經理林蘭熹(中)介紹節能建築設計、創新材料及城市規劃的整合如何實現城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施耐德電氣(香港)有限公司可持續發展及策略經理林蘭熹(中)介紹節能建築設計、創新材料及城市規劃的整合如何實現城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第1集:世界環境日的意義與本地行動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伍漢林與觀眾分享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並探討極端天氣對香港社區和野生動物的影響,同時講述年輕人在推動環境變革中的角色,以及本地社區如何應對氣候挑戰並實現積極改變。  

第2集:循環時尚的未來

節目將聚焦於如何推動時尚產業從傳統的「生產-消耗-廢棄」模式轉型為更加可持續的循環模式,並剖析二手服裝業面臨的挑戰及創新的解決方案。可持續時尚機構Redress Limited循環時尚項目高級主任劉小喬亦會分享如何通過學生活動及社區參與,推廣可持續時尚的理念。

第3集:本地農業與可持續食品

「零剩研究所」及「日日有餘」共同創辦人覃必添將與觀眾們深入討論本地農業與有機食品的重要性,並分享有機食品對消費者健康及環境的好處。節目還將探討本地農業如何幫助減少食物浪費,並展示社區如何通過支持本地農業實現可持續的食品消費模式。

第4集:香港可持續建築的實踐與挑戰

施耐德電氣(香港)有限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及策略經理林蘭熹在節目中圍繞香港的綠色建築實踐,介紹節能建築設計、創新材料及城市規劃的整合如何實現城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並展示成功的綠色建築案例,啟發觀眾思考如何在繁忙的都市中實踐環保理念。

第5集:韌性城市—香港的氣候適應之路 (即於27/5播放) 

香港紅十字會的社區備災高級經理楊綺華及備災經理陳軒軒一同探討「韌性城市」的概念及其對香港的重要性。節目將介紹「街道重置」等創新城市規劃方法,並分享如何通過社區參與,提升城市應對極端天氣與氣候變化的能力。

機械舞及洗腦歌作宣傳

此外,為響應早前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及加深大眾的環保意識,理工大學專業及持續教育學院學生事務處與主流娛樂香港有限公司創作了一首環保宣傳廣告歌《Go Go ECO》,創作理念以簡單、直接、易記的內容及節奏,並邀請了街舞及機械舞導師李俊華「孖八」為宣傳歌編舞及擔任MV拍攝,以機械舞及洗腦歌推動環保意識,提醒市民大眾節能、減碳、減廢對地球的重要性。

香港舞者及機械舞導師「孖八」李俊華為環保宣傳廣告歌《Go Go ECO》編舞及拍攝MV。
香港舞者及機械舞導師「孖八」李俊華為環保宣傳廣告歌《Go Go ECO》編舞及拍攝MV。

YouTube頻道《地球夢工廠》

引領可持續未來  星島X理大「ESG認證計劃暨嘉許禮2025」報名現已展開!

報名日期:即日起至8月31日
報名詳情:https://singtaoesgaward.com

相關文章:星島X理大ESG工作坊圓滿舉行 ESG嘉許禮2025正式啟動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