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騙徒手法層出不窮。近期不少人收到假冒鄰居漏水騙案。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今早(20日)在電台節目表示,從3月起收到6宗有關的假冒鄰居騙案,騙徒一般假裝是樓下的住戶,以滲水或噪音的理由,稱管理處要求直接以whatsapp 聯絡,當展開對話後,便會與事主噓寒問暖,希望可以發展親密關係;或給予超連結予事主點擊,誘使提供資料等方式進行詐騙;雖然慬收到僅6宗個案,但本港不同屋苑住戶都收到類似的假冒鄰居短訊,包括馬鞍山、大圍、尖沙咀、沙田等都有,甚至私隱公署同事都收到,所以相信公署收到的6宗個案只是冰山一角。收到的個案中,主要是市民不知道為何有人會知道其電話號碼,擔心個人資料被不當公開。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資料圖片

騙徒會假扮成樓下的住戶,以滲水或噪音的理由,稱管理處要求直接以whatsapp 聯絡。資料圖片

警方早前亦提醒巿民留意相關騙案。香港警察FB圖片

鍾麗玲提到亦有機會在社交平台,或是一些機構資料外洩事故中,有個人資料外洩。資料圖片

沙田區議員羅伊琳稱至今接獲20名居民的查詢。羅伊琳FB圖片
鍾麗玲提到,騙案未有直接使用whatsapp聯絡,估計是騙徒未必很熟悉WhatsApp的運作,甚至未必是香港人發出短訊,當中的用語未必是香港人慣常使用用語,她續稱,由於這些個案事主沒有繼續回應或造成任何損失,所以要向警方轉介都有一定難度,但希望事先提醒市民,提高大家警覺。如果是這種情況,很難說有個人資料外洩出現,除非對方講得出事主姓名等個人資料。她又提醒市民亦有機會在社交平台,或是一些機構資料外洩事故中,有個人資料外洩,所以如果騙徒講得出個人資料,現時無證據有屋苑外洩資料。如果遇到類似情況,應先向屋苑管理處查詢,因為正常而言管理處是不應該將住戶電話交給另一住戶。
沙田區議員羅伊琳今早在同一節目表示,馬鞍山區幾個屋苑在5月初開始在大堂張貼告示,提醒住戶留意有關滲水或裝修的詐騙資訊。她至今收到約20名居民的查詢,暫時未聽到有個案因而被詐騙到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