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早前表示,正檢討現行的民航法規制度,目標是在今年第二季內向立法會提交修例建議。大灣區低空經濟聯盟今日(20日)發表15項低空經濟修訂建議,包括設立無人機飛行操控員牌照級別,以針對工業用無人機操作智能化的特點、規定低空經濟參與機構使用政府指定3D地理空間數據、設置低空經濟風險等級等。
去年香港有無人機表演曾出現,因「太陽風暴」而取消的情況,聯盟建議設立香港天文台與國家級天文台或國際太空天氣機構的合作機制,設太空天氣影響評估系統,並設置低空經濟風險等級,將風險分為低、中、高、極高等四級,考慮飛行模式、環境影響等因素,以決定不同情況下的無人機飛行安排。
香港智慧城市聯盟資訊科技管理委員會主席龐博文表示,無人機遇「太陽風暴」會受不同程度干擾,若天文台的數據將可以有助了解不同區域「大陽風暴」的情況。

龐博文(左2)指若有天文台的數據將可以有助了解不同區域「大陽風暴」的情況。林彥汛攝

葛珮帆建議設專業用無人機操控員牌照。葛珮帆提供
葛珮帆建議設專業用無人機操控員牌照
葛珮帆又指出無人機應用工業化後,可能出現一人控制多部無人機,期間會由人工智能協助操控,為針對智能化特點,建議設立區別於傳統模式的「專業用無人機操控員牌照」,要求操控員掌握程式設計、系統邏輯及信息安全風險等。同時當局應建立政府統籌的無人機空管系統,並規定低空經濟參與機構使用政府指定3D地理空間數據,以避免出現不同公司使用不同地圖的情況,以方便監管。
她強調低空經濟發展離不開清晰規則和全面保障,故聯盟提出15項針對工業用無人機的建議,以支持政府為低空經濟建立定明規則和安全底線。她又相信修例將可以在今年10月或更早前通過。
記者:林彥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