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率領商貿代表團出訪中東國家卡塔爾及科威特,與當地簽署多項合作協議,涵蓋金融、科技、法律等領域,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角色。隨團出訪的生產力促進局主席、紡織及製衣界立法會議員陳祖恒表示,香港可為內地科企「國際化轉身」提供關鍵支援。一同隨團的選委界立法會議員吳傑莊亦認為,結合內地企業與本地優勢,可促進中東與內地的合作。
推動中小企國際化 發揮香港「超級增值人」角色
陳祖恒表示,今次訪問特別之處在於結合香港商界及內地優秀企業一同出訪,從國家角度探討如何發揮香港的國際角色,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他強調,中東投資者希望相關合作科企有一定國際化,而香港可協助內地企業「國際化轉身」,避免其「出海」時「水土不服」。
香港與中東經貿合作前景廣闊
中東國家正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尤其重視綠色金融及創科發展。陳祖恒指出,卡塔爾等主權基金對香港的金融科技、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深感興趣,香港可協助內地創科企業對接國際市場。
卡塔爾和阿聯酋對特區護照持有人實施的30天免簽政策。陳祖恒指出,便利的簽證政策為港商帶來優勢,大大提升香港商務人士在當地洽談業務的便利性,有效促進商業合作達成。他特別提到,中東國家不僅提供簽證便利,更在接待安排上給予高規格禮遇,例如安排香港代表團入住皇宮,充分體現對香港的重視。
香港具文化語言優勢能促成中東與內地企業合作
吳傑莊指出,中東企業與內地直接合作需時較長,香港憑藉文化、語言優勢及創科交流經驗等,能加速促成合作,發揮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及「超級增值人」作用。他認為,中東主權基金規模龐大,但傾向投資大型項目,香港與內地合作可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方案。
吳傑莊補充,中東市場潛力巨大,香港企業可重點開拓與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的商業合作。他強調,這種合作模式便捷高效,同時內地企業亦可通過香港作為橋樑,拓展中東市場。




法律服務助企業進軍中東
香港律師會會長湯文龍表示,中東市場潛力龐大,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及國際化法律服務能為企業提供重要支援。他提到,香港律師已可在大灣區九市執業,結合對內地及國際法律的了解,能更好地協助企業進軍中東。目前已有近1,600名海外律師在港註冊,而中東地區法律專業人士對來港發展表現出濃厚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