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關稅倘維持30% 瑞銀料削中國GDP增長1.5百分點

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副主席及亞洲企業客戶部聯席主管李鎮國表示,若未來3至4個季度美國加徵關稅維持目前20%(芬太尼管控相關)及10%的所謂「對等關稅」、且無進一步升級,瑞銀證券估算,關稅加徵對中國GDP增長的拖累可能為1至1.5個百分點。

中國2025年一季度GDP增速達5%,瑞銀預計全年增速將達3.7%-4%,雖低於過去五年均值,但遠高於美歐等主要經濟體。2025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預計維持在7-7.5區間波動,為市場提供穩定貨幣環境。

近三年最積極市場氣氛

一級市場方面,李鎮國表示,上半年寧德時代(3750)等企業完成全球大型IPO,A股市場併購、債券發行(如CD項目)及跨境交易(尤其是亞歐方向)顯著增多;二級市場交易量同比提升,香港股市印花稅收入改善體現市場熱度,反映投資者對大中華資產的積極配置意願。李鎮國強調,當前市場氣氛為近三年最積極,政策紅利與市場活力的共振,將繼續支撐大中華區資本市場在下半年保持活躍態勢。

關於2024年的債券市場,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大中華區債券資本市場業務負責人盧嘉雯表示,2024年大中華區投資級債券發行量同比增長58%,達到992億美元。2025年前四個月累計發行量同比再增66%,延續強勁勢頭。值得注意的是,高收益債券發行市場顯著復甦,2025年前四個月發行量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反映出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與市場活力恢復。

AH溢價指數持續收窄

針對股票市場,瑞銀全球投資銀行部中國股票資本市場主管胡凌寒指出,2024年以來港股整體表現領先全球,2025年延續強勢態勢。外資積極增配港股,同時境內投資者通過「港股通」加大港股配置比例,推動港股漲幅超越美股及A股。從結構看,AH股溢價指數持續收窄,反映出港股估值修復與資金均衡配置趨勢。

2025年港股迎來超大型融資潮,與去年以可轉債為主的結構不同,今年純股權類發行(如IPO、後續配售)規模顯著擴大。例如,比亞迪(1211)56億美元的超大規模配售獲全球投資者踴躍認購,小米、寧德時代、恒瑞醫藥等巨頭紛紛啟動港股融資計劃。胡凌寒強調,此類項目的成功標誌著港股已具備承接頂級企業融資的能力。

對於中概股回歸趨勢,胡凌寒透露,儘管大型企業已在過去三年陸續完成香港二次上市,但仍有部分美國獨家上市企業在積極籌備回歸。她指出,港交所流動性優勢(部分企業港股成交量已超過美股)及「港股通」投資者基礎,是吸引中概股的核心因素。預計隨著執行周期推進,2025年下半年市場將陸續迎來中概股回歸項目落地。

即時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