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確診率高但重症較去年高峰少 劉宇隆:對社會影響越來越輕

【新冠病毒/院舍爆發/變種/疫苗】衞生防護中心指出,近兩周新冠病例活躍程度持續上升,部分監測指標如呼吸道樣本檢測陽性比率及污水病毒含量,已超越過去52周的最高水平。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講座教授劉宇隆指,雖然新冠病毒傳播較去年高峰期上升,但同期的嚴重個案相對較低,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輕。

劉宇隆今(15日) 在電台節目表示,現時新冠病例的確有上升趨勢,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數據圖表,對上一個星期污水監測方面,人均新冠病毒含量為每公升近70萬拷貝,對比2024年3月份最高點只有每公升40萬拷貝,顯示社會病毒傳播高於2024年最高峰的時候。

衞生防護中心日前公布指出,近兩周新冠病例活躍程度持續上升。資料圖片
衞生防護中心日前公布指出,近兩周新冠病例活躍程度持續上升。資料圖片
劉宇隆呼籲脆弱人群如長期病患及長者,不妨再接種新冠疫苗增強抗體。資料圖片
劉宇隆呼籲脆弱人群如長期病患及長者,不妨再接種新冠疫苗增強抗體。資料圖片
長者及長期病患人士乘坐公共通時最好戴上口罩。資料圖片
長者及長期病患人士乘坐公共通時最好戴上口罩。資料圖片
劉宇隆呼籲每個公民都要做自己個人衞生,保護自己,保護身邊的人。資料圖片
劉宇隆呼籲每個公民都要做自己個人衞生,保護自己,保護身邊的人。資料圖片
接種疫苗有效阻斷病毒傳播。資料圖片
接種疫苗有效阻斷病毒傳播。資料圖片

人體記憶細胞感染每次能力都變強

嚴重個案方面,今年較與去年同期為少。劉宇隆指,雖然新冠檢測陽性比率度上升,但對社會整體影響是越來越輕,每個人都有機會感染多次,從冠狀病毒歷史可見,其嚴重性一次比一次輕,到最後甚至是無症狀。
 
劉宇隆解釋,抗體只能維持大概3至6個月,最重要是讓最脆弱的人群,包括長期病患及80歲以上長者接種疫苗,令抗體再上升,阻斷傳播。他續指,因為人體裏的記憶細胞,尤其是T細胞,每一次感染會再受一次「教育」,懂得防禦新的變異株,因此感染後病徵會越來越輕,換句話說對社會的衝擊就會越來越輕。

相關新聞:新冠病毒活躍度趨升 專家料已踏入每半年一次輕微爆發循環期

他指,個人預防層面上,健康的市民日常外出已可以不用戴口罩,但脆弱人群乘坐公共交通時,最好戴口罩,以及要注意個人衞生,打噴嚏要用手巾,或紙巾,不要用手去掩鼻,以免將病菌傳開,「無論是合胞病毒、新冠又或流感,真的在懸崖邊,只要一不小心,就會跌咗落去。」

日前新增兩宗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個案,包括一名長期病患的13歲女童,及沒有接種新冠疫苗初始劑次的17個月大女童,分別嚴重及情況危殆。劉宇隆指,個別小童感染個案會出現同時感染新冠、腺病毒及鼻病毒,併發嘶吼症,舉例指「十種兵種來打你,只有一、兩種兵種,你可能頂得順,但當一個前後腳,或者是一起感染,當然會比較重啲」,因為第一重病毒攻陷第一重防線,鼻黏膜或喉嚨黏膜已經受損,到第二重感染時,病毒便可以長驅直入堡壘,當中或與先天免疫缺陷有關。

劉宇隆呼籲每個公民都要做自己個人衞生,保護自己,保護身邊的人,最脆弱的人群不妨再接種新冠疫苗,加強抗體。

即時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