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關稅上的強硬「有限」

據《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在過去一個月決定對中國商品加徵三位數關稅,又隨後取消,似乎顯示出美國貿易政策的力量和全球影響力,但這也再次說明了特朗普關稅方式的局限性。

報道稱,4月初,美國將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提升至最低145%,幾乎使兩國之間的貿易陷入停滯。關稅迫使公司重新調整全球業務,從中國的進口減少,轉向越南和墨西哥等國家。它們迫使中國工廠關閉,也讓一些美國進口商瀕臨破產。對美國企業來說,這些關稅最終代價過於高昂,特朗普難以維持。幾周內,特朗普政府官員就表示,總統對美國最大交易夥伴之一施加的關稅難以持續,並正在尋求削減。

世界兩大經濟體本周末在日內瓦的貿易談判結束,達成協議,決定大幅降低彼此商品的高額關稅,超出許多分析人士的預期。報道指出,兩國還同意展開對話,穩定關係,未來談判能達成甚麼協議仍不得而知。但本周末的談判和過去一個月的關稅混亂,似乎沒有讓中方做出除繼續談判之外的其他讓步。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專家斯科特.甘迺迪表示:「日內瓦協議幾乎意味著美國全面撤退。」而美國官員們基本上表示,他們已經認定,不希望也無意按照特朗普關稅所推動的方向走下去,即全面與中國經濟脫鉤。

關稅對中國確實造成衝擊,但也擾亂了美國經濟。美國企業開始警告消費者將面臨物價上漲和商品供應減少的困境。美國製造商尤其擔憂中國對關鍵礦產和磁體的出口限制。儘管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在4月同比驟降21%,但對東南亞國家的出口卻激增21%,顯示出中國正通過其他渠道維持其出口引擎的運轉。

報道認為,暫時下調對中國的關稅為企業帶來了一些喘息機會。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首席執行官馬修.謝伊表示,這次暫緩是「為正在訂購冬季節日商品的零售商,以及其他企業提供短期緩解的關鍵第一步」。洛杉磯港執行董事吉恩.塞羅卡表示,對企業來說,90天也是一個相當短暫的期限,想要重新啟動暫停的中國進口運輸並不容易,因為預訂海運艙位和安排海上運輸可能需要很長時間。貿易專家也稱,90天的休戰難以在美中之間長期存在的貿易爭端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有分析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很可能繼續施壓中國,遏制芬太尼,並在其他貿易問題上尋求進展,比如中國對特定行業的大規模補貼和主導地位。

要聞